国庆节,出版社也是要放假的。
沈城。
春风文艺出版社。
负责青春文学的资深编辑史祥,假期散心回到办公室上班。
他的心情很不错。
“史哥,常社长让你过去一趟。”
“来了。”
史祥满面春风前往副社长常璟的办公室。
“咚咚咚”
门没有关,史祥象征性敲几下,停顿两秒直接走进去。
常副社长说:“郭小四的新书没谈下来,被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抢走了。”
“怎么会?”史祥顿时愕然。
他才是郭小四真正的贵人!
当时《幻城》无人看好,就连《爱与痛的边缘》的出版方,都觉得这本小说没什么前途。
却是史祥大冬天的,从沈城坐火车去沪上,跟郭小四商量如何出版运作《幻城》。紧接着,史祥又帮忙出版运作《梦里花落知多少》。
郭小四的《岛》系列,也是史祥在运作。
史祥一直以为,不管郭小四出什么书,都会选择跟自己合作。
常副社长叹息道:“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真是疯了,《刻下来的幸福时光》只是一本图文集,他们竟然愿意给长篇小说的版税!那个郭小四有奶便是娘,为了一丁点版税,就把我们给一脚踢开。”
史祥心里嘀咕:早就跟你说过了,不要压郭小四的版税。人家能赚更多钱,怎么可能一直绑定咱们?
郭小四虽然陷入抄袭风波,但在出版社眼里,依旧属于抢手货。
他打算出一本纯粹圈钱的图文集,消息传出立即引来多家出版社疯抢。
李寻欢(韩韩后来的御用出版人路总)的操作最牛逼,他打算同时运作郭小四的新书,以及庄羽《圈里圈外》的第二版。
也就是说,把抄袭者和被抄袭者绑定起来一起出书!
李寻欢甚至做通了被抄袭者的思想工作,只要抄袭者再版时写一句“感谢庄羽的小说给我启发”,这两位就可以握手言和,连官司都不用继续打了。
大家一起赚钱,皆大欢喜的事情。
然而,郭小四拒绝了……
李寻欢非常无语,转而寻求跟韩韩合作。
“郭小四的《岛》,还跟不跟我们合作?”史祥问道。
常副社长说:“社里决定断掉。真当我们没脾气?”
史祥犹豫说:“不是还有两期吗?”
“断了!”
“新概念出来的名人,又不止他一个,”常副社长扔过去一本《萌芽》,“陈贵良的形象就很正面,人家凭实力都能上北大,国庆期间已经开始连载长篇了。”
史祥接过《萌芽》,按照目录翻到陈贵良的小说,读了几分钟之后皱眉:“这不就是把《明史》翻译为幽默风趣的现代文?销量能有十万册就顶天了。”
“不一定,连载反响极好。”常副社长说道。
史祥问:“那我跑一趟北大?”
常副社长道:“跟他接触看看。”
在宇宙的中心通辽,年方九岁的未来可汗,正抱着《萌芽》看得直乐。
“国庆作业做完没有?”老可敦问道。
小可汗说:“妈,我早就做完了。”
“又看什么课外书?”
“《萌芽》,隔壁姐姐看过的,我就随便翻几下。我在学历史,真的,不信你看。”
“这也是历史?”
“讲明朝的,特别搞笑。”
老可敦夺过《萌芽》,本来只想检查一下,结果还真就看起劲了。
毫无阅读门槛,男女老幼皆宜。
不喜欢历史也无所谓,纯当幽默故事看。
小可汗站在旁边望眼欲穿。
两万多字的连载内容,老可敦笑呵呵看了50分钟,顺手扔回给儿子:“拿去吧。”
小可汗如获至宝。
“学长,我买的这期《萌芽》,都在我们班传遍了。”
陶雪在电话里兴奋说道:“大家特别喜欢你的《明朝那些事儿》,说可以轻轻松松学历史。就连不喜欢看《萌芽》的同学,读你的连载文章都津津有味。”
陈贵良笑道:“多亏你帮忙做宣传。”
陶雪说:“我还上了萌芽论坛,看到有不少人在讨论,都说你这本写得特别有趣。”
“怕是还有看我不惯,骂我翻译史书骗稿费的?”陈贵良说道。
陶雪说:“那些只是极个别的,我都回帖骂他们了。跟我一起骂的网友很多,把那几个骂得不敢冒泡。”
陈贵良狂汗。
自己居然也有粉丝帮忙掐架了。
闲聊一阵,陶雪问道:“你今年寒假回不回家?”
“这才刚过完国庆节。”陈贵良道。
“好吧。”
“好好听课,努力学习,我在北大等你。”
“说定了啊,我写作业去了。学长……哼,大侄子再见!”
“雪姨再见。”
挂断电话,陈贵良躺宿舍里休息。
国庆节这几天,陈贵良骑着自行车,把周边大学几乎转了个遍。
一是陪边关月玩耍。
二是熟悉各大高校,方便自己今后推广三国杀和校内网。
边关月非常开心,天天坐在自行车后面,欣赏不同的大学校园景色。
几天下来,她吻技提高不少。
没躺一会儿,电话铃声又响起。
“你好,请问是陈贵良同学吗?”电话那头问。
“我是。”
“你好,我是作家出版社的编辑万宇,想跟你聊聊《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
“我才连载两万多字。”
“这本书你大概准备写多少字?”
“一百来万吧。”
“多少?”
“一百来万。”
“这个……不方便出版啊。我建议你分册发行。”
“贵社打算给多少版税?”
陈贵良从床上爬起,坐在电脑面前问:“韩韩、郭小四他们的版税是多少?”
万宇顿了一下:“15。你这本不一样,属于历史科普读物,销量天然不如他们的青春小说。而且韩韩和郭小四,第一本书也拿不到15。名气和版税是挂钩的,你需要一本书先打响名气再说。对于略有名气的新人而言,8已经非常高了,余桦的版税也才12。”
“我考虑一下吧。你们也可以再商量商量。”陈贵良说。
万宇说道:“行,我们再讨论讨论。”
当天下午,陈贵良一连接到好几个出版社的电话。
他的新手机号,估计是胡玮时传出去的。
有一个出版社最寒酸,版税报价居然才6,把陈贵良当成纯新人对待,一点都不考虑他在中学生群体的名气。
如果是纯新人发表作品,怎么可能招来这么多出版社?
现在中国的各大出版社,特别喜欢抢新概念走出的作家,就连极为劝退的纯文学小说都愿出版。
次日,傍晚。
陈贵良又接到电话。
“你好,我是陈贵良。”
“你好,我是春风文艺的史祥。《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就是我运作的。”
“史编辑眼光真好。”陈贵良嘿嘿笑道。
史祥说道:“我已经快到北大了,有没有时间见个面?”
“可以,北大东门附近的万圣书园·醒客咖啡见。你什么时候能到?”
“半个小时内,我目前在地铁上。麻烦你把剩余稿件也带上。”
附近多所高校的师生,都爱逛万圣书园。书架旁边站着的老头,就有可能是哪位知名教授。
隔壁的咖啡厅,自然也生意火爆,不同学校的师生可以喝着咖啡交流。
陌生人也能聊到一起。
陈贵良估摸着时间,骑自行车慢悠悠过去。
咖啡店里人挺多,陈贵良寻了个空位,点了一杯白开水。
真不是装逼,他喝不来咖啡,总感觉有一股糊味。
过不多时,史祥匆匆赶来,手里还拖着行李箱,这态度也是够真诚的。
“你好。”
“你好。”
双方握手,史祥随便要了一杯咖啡。
陈贵良开门见山,把书稿推过去:“目前就写了五万字左右,总字数一百多万,史编辑可以先看看。”
史祥喝着咖啡认真阅读。
但只读了十多分钟,就开始跳着看后面的。
最后,他把书稿还给陈贵良:“我们春风文艺出版社,是青春文学领域的排头兵。在出版运作年轻作家作品这方面,我们如果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陈贵良耐心听他叭叭半天,等史祥说完了,只问一句:“你们给多少版税?从昨天到现在,已经有六家出版社联系我。”
史祥说道:“你不能只看版税。某些出版社体制僵化,就算他们给你15又如何?销量上不去啊。你是第一次出书,很吃运作能力的,而我们在这方面最强!”
“那你们能给多少版税?”陈贵良重复这个问题。
史祥感觉陈贵良有些难缠,他发挥主观能动性,稍微提升了一些:“9。”
“行,我再考虑一下。”
陈贵良就没想过跟哪家快速合作,他还要发在论坛上进行网络宣传呢。
只要在互联网有了热度,后续谈判就更有底气。
史祥却怕被其他出版社抢人:“10。这是我能做主的极限,再多就得请示领导了。你我都是文化人,犯不着那么市侩,跟商人一样讨价还价有辱斯文。”
这个价位,对小有名气的新人作家而言,甚至称得上难以想象的待遇。
余桦的版税也才12。
韩韩、郭小四能拿15纯属特例,全中国再也找不到第三人来。
正谈着,又有电话响起。
“喂,你好,我是陈贵良。”
“你好,我是李寻欢,做图书出版的,能约来见一面吗?”
“榕树下四大才子,久仰大名。你现在哪里?”
“就在京城,刚谈完跟庄羽的合作。你的校友郭小四,我跟他交情也不错。”
“北大东门附近的醒客咖啡,万圣书园旁边。我正在跟春风文艺的编辑聊天。”
“稍等,马上过来。”
陈贵良挂断电话。
史祥表情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