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林,男,48岁,天岭矿业安全员……
观察室内,于大章正在翻看嫌犯资料。
没有错,就是这个人。
于大章松了口气。
只要没抓错人,后续的爆炸案就不会发生。
“上周才回到松海?”
当看到这条记录时,于大章忍不住自语了一句。
前世这个案子不是他主抓的,所以他也只记得些基本信息,再深入一些的,他就接触不到了。
而那个天岭矿业不是松海本地的。
记录中显示,曾桂林一个星期前从矿业公司请假来到松海。
他表面的身份是安全员,实则是矿业公司的爆破工程师。
之所以要套上个安全员的身份,是因为他这个爆破工程师干的活,上不了台面。
矿业公司经过审批后采购的炸药,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产。
想要扩大生产,就要另外动脑筋了。
调整爆炸威力,改动原有比例,从其他渠道另行购置炸药……
在利益面前,人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
当然,也需要像曾桂林这种暗箱操作的人。
“曾桂林,不要以为你不说,我们就什么都不知道。”
负责审讯的警员在掌握其资料后,已经开始进行攻心战了。
他们自然不能告诉曾桂林是怎么知道他在做炸弹的。
更何况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现在一大队的警员都以为曾桂林是被热心群众举报的。
“说出你制造炸弹的目的,如果你有什么冤屈也可以说出来,我们自会秉公处理。”
审讯还在继续,只不过曾桂林始终没有开口。
与此同时,针对他的调查也在同步进行。
一小时后。
负责调查曾桂林家庭背景的警员带回消息。
已找到其前妻,并从她口中得知,他们有一个女儿,不幸的是,他们的女儿在半个月前自杀身亡了。
“曾晓晓?”
于大章看着这个名字,总觉得有点眼熟。
他想了想,随即看向一旁的吕忠鑫:
“师父,你之前说的在学校跳楼自杀的女孩,是不是就叫这个名字?”
“没错,那个女孩就叫曾晓晓。”吕忠鑫点点头,一脸认真地说道:
“想不到这么巧,他们居然是父女。”
巧合?于大章盯着眼前这份调查资料,心中忽然冒出一种不好的猜想。
很明显曾桂林的行为与女儿的死有关。
大概率是在为女儿曾晓晓报仇。
可前世的于大章却不知道曾桂林有一个女儿,更不清楚他的作案动机。
如此重要的信息竟然会被漏掉,说明有人在故意掩盖曾桂林的犯罪真相。
为什么要这么做?
前世的爆炸案既然已经发生了,还有什么可掩盖的?
此时的于大章双眼失去聚焦,开始迅速地梳理起这个案件的每一个细节。
先将整起案件的关键点罗列出来……
曾晓晓自杀、曾桂林制造炸弹、在小额贷引爆。
假设曾桂林的行为是复仇。
按照这个逻辑推断,曾晓晓必定与那家小额贷公司存在某种关联。
如此来看,很有可能是这家小额贷公司对曾晓晓进行了催债,才导致她最终走上了绝路。
接下来就简单了。
前世警方想要掩盖的其实是曾晓晓与那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关系。
或者说,掩盖了曾晓晓真正的死因。
怪不得没有调查出凶手的作案动机,原来是有人在背后动手脚。
死无对证,最后那起爆炸案也只能不了了之。
当然,以上都是于大章的假设,想要证实其真实性还需要相对应的证据。
不过现在有一点可以确定下来,曾晓晓的自杀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能不能把这个案子要过来?”
于大章对吕忠鑫说道:
“反正咱们小组现在也没什么事,你和魏队说一声,应该能争取过来。”
这起案子本就是他发现的,所以他相信只要吕忠鑫开口,魏谦肯定会同意。
而且这起案子的疑点太多了,不将其弄明白,他实在不放心。
“好。”吕忠鑫答应道:
“我现在去找魏队说。”
在知道这起案子和自杀案有关系后,他也感觉到里面有猫腻儿。
身为刑警,吕忠鑫自然也想查个水落石出。
他出去的时候器宇轩昂的,回来的时候却有些垂头丧气。
“这么快就回来了?”
于大章算了算时间,师父最多出去十分钟。
而且从表情上来看,貌似是出师不利。
“案子要不过来了。”吕忠鑫叹了口气:
“魏队说,他刚刚接到通知,这个案子市局刑侦总队要接手过去,已经派人往咱们这边来了。”
市局接手?于大章听到后愣住了。
前世的爆炸案,后来就是刑侦总队接手的。
毕竟性质太恶劣,牵扯范围太广,总队接手也在情理之中。
可这次不同。
目前来说,这还算不上是爆炸案,充其量就是抓到了一个企图制造爆炸案的嫌犯。
从案件本身来看,一大队完全有能力处理。
于大章双眼眯起。
刑侦总队的反应有点过于积极和敏感了,甚至可以说有些夸张。
“他们要将嫌犯接走?”于大章问道。
“没错。”吕忠鑫回答道:
“总队好像也是接到了命令才过来的,听魏队说,总队的人也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
确实有些奇怪……于大章在心里嘀咕着。
但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这样的事他一个小刑警也无权插手。
审讯依然在继续。
魏谦并没有因为总队要接手而中止审讯。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也觉得这起案子有些蹊跷。
就在负责审讯的警员提到“曾晓晓”时,曾桂林终于开口了。
“是他们害死了我的女儿!”
曾桂林突然大声喊叫起来,情绪异常激动:
“他们全都该死,我要他们给我女儿陪葬!!”
这一惊一乍的……即使是隔着屏幕,于大章也被曾桂林的反应吓了一跳。
这和他之前的推断正好对应上,曾桂林这么做果然是为了复仇。
可此时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之前一大队调查曾晓晓自杀原因时,为什么没有查到有关债务的事情?
这么明显的线索不应该漏掉才对。
审讯室内。
“你先冷静。”
负责审讯的警员盯着对面的曾桂林,问道:
“你的意思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人把曾晓晓害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