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
高峰嘴唇哆嗦,震撼得说不出完整的话。
此刻,他欲揍这孽子,他的手很痒的想法,瞬间烟消云散,消失的比他裤兜子还要更为干净。
最后,只剩下一股后怕!
什么叫做局?
这便是做局收割!
高峰虽不算有天赋之人,却也在户部任职多年,对市场有一定的敏感度,他仔细在脑海中复盘高阳的布局,竟有一种无懈可击的感觉!
首先,今年天冷的早,按照既往经验,冬天必定极冷,这是前置条件!
因此,哪怕是现在还未入冬,干柴和木炭的价格,便已经随之涨了一倍!
其次,小冰河时期已经传到了武曌的耳中,这个消息只要大肆传播,必能进一步刺激干柴、木炭的价格暴涨!
最恐怖的是,现在蜂窝煤还未诞生,除了他们,谁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高阳手握蜂窝煤这个砸盘的大杀器,前期可肆无忌惮的囤货,抬高价格!
因为这场收割之下,高阳是庄家!
他想什么时候出货,那就什么时候出货!
他想什么时候开砸,那就什么时候砸!
他就是……狗庄家!
其余人,只能叫投机者,叫散户,哪能跟庄家斗一斗?或许有人会盈利,成功脱身!
但这终究是少数,就如击鼓传花一般,这场收割之下,注定是更多人的家破人亡,负债累累!
高阳无视众人的惊骇,继续冰冷的下令:“李富贵,黄大国,全力开工,秘密囤积蜂窝煤!”
“是!”
二人齐齐拱手,满脸肃然。
“陈胜!”
高阳再次喊了一声。
陈胜连忙上前,一脸肃然的道,“大公子。”
“你按照第一步做,先把消息传出去,一点点的引动舆论,同时大肆雇佣流民,以十文一天的价格,管吃喝,令他们全天挖煤!”
“是!”
陈胜抱拳应了一声。
十文一天的价格,这个工钱极低,堪称是压榨,但无论是楚青鸾,还是一向心善的上官婉儿都没有说话。
冬天一冷,对流民来说,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莫说给钱,哪怕是免费干,只是管吃管住,就足够了。
对他们而言,活着度过这个冬天……将是眼下最为重要的事!
工钱越低,劳动力越不值钱,就能雇佣更多流民,就能养活更多人!
高阳的举动,看似是一种压榨,实则却是善举!
“长文!”
高阳又喊了一声。
“在!”
高长文一个激灵,十分激动。
“为兄若没记错的话,你的小院不是养了许多只鸡,还有两条狗吗?你将其关进装了烟囱的小屋,日夜烧煤,给我盯死了,看看它们会不会被毒死!”
“人命关天,这一点很重要!”
高阳说了一声。
一氧化碳中毒,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高阳必须将风险降到最低!
瞬间。
高长文的天塌了。
“兄长,不可啊,那些可不是寻常的畜生,养了这么些时,愚弟早就对他们有了感情,尤其是那只叫太美的鸡,我更是足足养了两年半的时间,这太残忍了啊!”
“再说了,这畜生与人,岂能一般?依我之见,不如给父亲大人房中安一套烟囱吧!”
高长文这般道。
刹那间。
高峰一巴掌从后扇了过去。
“孽畜,老子还在这呢!”
高峰一脸阴沉,瞬间暴怒。
高长文傻了眼,满脸畏惧之色,“爹,你还在啊,我还以为你刚刚走了。”
高峰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
“爹,你别误会,孩儿只是心疼爹爹,怕爹冬天太冷,绝无他意啊!”
“但与爹的安危相比,还是以畜生来进行试验吧。”
高长文赶忙讨好的道。
高阳都无奈的笑了,他开口道,“这的确需要以人来试试。”
“吴广,你替我走一趟忠勇侯府,找忠勇侯要几个罪大恶极的死囚,这小子用了我的两策,升了官,得了赏赐,这个忙,他理应得帮!”
“是!”
高峰闻言,越发诧异。
“王骁那两策,出自你手?”
高阳一脸淡然:“三国设计陛下,这与我无关,但这三国使者居然想踩着孩儿的头,羞辱孩儿,孩儿又岂能不反击?难道爹没看出来?”
高峰瞬间明悟。
“难怪,难怪我看着这么熟悉。”
“原来这两策,竟出自阳儿你之手!”
高阳笑而不语。
相反。
他的眸中战意升腾,嘴角弧度森然:“好了!诸君,都各自动起来吧,这场由我高阳执子的收割盛宴,也该拉开帷幕了!”
“是!”
众人应了一声。
随后,黄大国和李富贵齐齐下去。
高长文哭丧着脸,一步三回头地蹭向门口,嘴里兀自嘟囔:“太美啊太美,不是为兄不仁,实在是兄长心狠……爹,您说句话啊,那鸡可是您看着长大的……”
话音未落,高峰已飞起一脚,精准地印在他臀上。
“啊!”
高长文惨叫一声,赶忙开溜。
高峰本也想离去,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回过头道,“此局环环相扣,狠辣精妙,为父叹服!”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疏,阳儿你算尽商贾,算尽人心,又可曾算过一人?”
“若陛下震怒,以雷霆手段强行平抑物价,那该如何是好?”
刷刷!
上官婉儿与楚青鸾的心也瞬间悬起,目光紧紧锁在高阳脸上。
这个问题,也是她们所担忧的!
这场收割之局,堪称无解,但却有一个变量因素,那便是……武曌!
武曌现在与高阳决裂了,她并不知高阳做的这场局,她若出手强行干涉,那便是这个局最不稳定的因素!
因为她并不知蜂窝煤,也不知高阳的想法,当干柴、木炭的价格暴涨,百姓买不起,遍地哀嚎之时,威胁的是她的威严,她的皇权!
从武曌的角度来说,她出手无可厚非!
这个问题,何解?
高阳闻言,却笑了。
他没有回答。
只是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跨越了时空,穿透了宫墙,看到了御书房内那位端坐龙椅、风华绝代的女帝。
这抹微笑,便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