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第547章 治水之功,二郎神突破!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仙侠>> 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 >>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最新章节列表 >> 第547章 治水之功,二郎神突破!

第547章 治水之功,二郎神突破!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2日  作者:点墨金蝉  分类: 仙侠 | 神话修真 | 点墨金蝉 | 洪荒:捡到东皇钟 | 重铸妖天庭! 


亢金神殿之内,案桌之前。

亢金龙女静然而立,黛眉轻凝,一双冷艳龙眸深处,似有惊涛翻涌,万千心事如乱麻般纠缠于心。

剪不断,理还乱……

她印象中的杨过山,其实颇守规矩,断无此等孟浪之举。

但是。

下界的妖怪,向来胆大妄为、肆无忌惮。

且又有此前袭她胸脯之迹在前。

那就不好说了。

念头一闪而过,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之感,如潮水般瞬间涌上心头。

尤其是那双曾冒犯过她的魔掌……

记忆与现实重叠。

“嗯……”

那电光火石间触碰所带来的滚烫热力,仿若实质的烙印,猛地从娇嫩峰峦的肌肤上烧灼开来,直烫入心尖。

惊得她纤指微颤,下意识地猛地按住胸口起伏之处。

她对妖怪之身份,其实并无偏见。

毕竟,二十八星宿之中,也多为妖仙之流。

以前,她也是妖龙。

只不过,她授了仙箓,注了官名,就成了天庭的神仙罢了。

蓦地。

那个身影在脑海中浮现……

杨过山……竟与那个曾于地炎山脉惊鸿一瞥之“杨过”……何故如此相似?

这突如其来的相似之感,恰似投入平静湖面之石子,在她心间激起层层涟漪,令她心生疑惑。

就如曾经在地炎山脉之时。

适才那一抓之力,仿若恶狼突袭,迅猛而肆意。

何曾相似……

俗话说:“好男怕三缠,烈女怕缠郎。”

曾经,地炎山脉之战后。

那玉峰之上,清晰可感的火热触感,仿若炽热烙铁,深深烙印在她的肌肤之上,亦刻入她的心间,挥之不去,如梦魇般纠缠不休。

让她每每忆起,便觉羞愤难当。

当想到那张“清癯俊秀,剑眉入鬓,凤眼生威”的面庞,她也就释怀了。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便误了此生韶华。

那“地炎山脉”的惊鸿一瞥,点亮了她心中那片幽暗的角落。

自此,情思难断。

当然了。

在古代。

若有女子为男子所救,举目见其丰神如玉、俊逸非凡,则盈盈下拜,柔声而语:

“蒙公子搭救之恩,小女子一介弱质,无以相报。若公子不弃,愿以身相许,以偿公子援手之情。”

若是长得丑,女子则微微欠身,恭谨而言:

“多谢壮士拔刀相助,壮士大恩,小女子铭记于心,没齿难忘。来世愿为壮士鞍前马后,再报救命之恩。”

媒婆带着男子去说媒,若见其容颜不错。

女子则羞赧低头,轻声细语:

“婚姻之事,自当恪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一切,悉听爹爹裁夺。”

然若男子貌丑,女子则面显难色,婉言推脱:

“女儿尚愿再伴父母大人数载,以尽孝道,报答爹娘养育之恩。”

长得帅的,才叫“搭讪”,长得丑的,那就叫“骚扰”了。

为什么西行路上,那些女妖精要抓唐僧成亲,女儿国国王愿意以一国之富,招唐僧为王,自己为后。

说白了,那是她们看“大唐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长得帅。

连男妖怪看了唐僧,都赞道:“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一定很好吃!”

从古至今,皆是这般套路……大家都是会看一下脸的,喜欢以貌取人,这虽然有些残酷,但是真实。

甚至,古人以貌取人,更加严重。

长得丑的,在古代连官都做不了。

“凤雏庞统”样貌一般,刘备一开始都没看上他,差点错过了。

唐代文献记载,“钟馗”相貌丑陋,入京赴考,因相貌问题未被授予状元,最终愤而自杀,撞柱而亡。

“是他吗?”

亢金龙女不禁暗自思忖,黛眉蹙得更深,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物,似欲借此平复内心的波澜。

眼前,不觉浮现出在地炎山脉邂逅的那个“清癯俊秀,剑眉入鬓,凤眼生威”之下界妖怪。

毕竟,世间情事,恰似郭襄之于杨过,唯有郭襄亲手揭开那张神秘面具,窥见面具下那张“平平无奇”的真容,方能深切体会“一见杨过误终身”的痴绝与无奈。

此时此刻。

念及此。

亢金龙女只觉玉峰之上,那曾被触碰过的位置,如被炽热烙铁烙印,滚烫难耐,似有熊熊火焰在肌肤下肆意燃烧,要将她整个人吞噬。

她面上羞红顿生,如天边绚丽的云霞,久久未散,更添几分娇羞之态。

亢金龙女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消失于殿门之外的挺拔背影,眼神幽邃难测,似藏千言万语,却欲语还休。

只将那满腔情思,皆隐于这幽幽一瞥之中。

世间女子,有外冷内热者,是为“内媚”。

亢金龙女恰似此等女子,平日里冷若冰霜,宛如冰山美人,令人不敢逼视。

其实内心颇为火热。

此时此刻。

她那双平日里清冷如霜的眼眸,变得复杂至极,似有惊涛骇浪在心底翻涌,几欲冲破那冰山美人的表象,内心的火热几欲喷薄而出。

她的心中,究竟是惊怒于那人的大胆冒犯,欲将其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是杀意凛然,欲除之而后快,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威严?

是羞耻难当,为这莫名情思所扰,不知如何自处?

是愤懑于被人肆意冒犯,心中满是不甘与怨怼?

还是……

一缕极其微妙、连她自己亦难以准确捕捉的疑虑,与某种奇异至令她心悸的熟悉感,如丝如缕,缠绕心间,挥之不去。

让她心烦意乱。

昔日地炎山脉中那道潇洒身影,与方才放肆抓握的挺拔身姿,两张面容在她眼前猛地碰撞、重叠!

指尖轻轻拂过衣襟,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炽热掌心的残留温度,那温度透过衣衫,直抵心间,让她心烦意乱,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而不易察觉。

“是他吗?”

一丝若有若无、夹杂着困惑的呢喃低语,悄然在空旷寂静、弥漫着神威的大殿中盘旋,最终无声无息地消散在风中。

良久之后。

“哎……”

一声微不可闻、似叹息又似无尽心绪翻涌之低吟,终是随着案几上烛火的细微摇曳,彻底被神殿森严而深邃的暗影吞没。

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惆怅,在空气中缓缓弥漫……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时光流转如白驹过隙,于天界不过须臾,人间却已沧海桑田。

昔年,东华帝君和牡丹仙子私配,犯下了天条。

彼时,天界“司法天神”王灵官奉命执法,然其行事莽撞,执法失当,竟致牡丹仙子香消玉殒。

东华帝君心生反意,于天界骤然掀起一场反天大战。

东华帝君何许人也?

他乃男仙之首,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烟霞第一神仙眷,更是旧天帝东王公的转世之身。

其法力通玄,威震三界,麾下势力更是盘根错节。

刹那之间。

风云为之骤变,乾坤顿失其序。

九霄之上,仙神之兵如蝗虫蔽日,交锋之际,光芒万丈,似烈火燎原,烧尽苍穹。

杀声震天,如惊雷裂空,响彻云霄。

天蓬元帅为破敌军之围,情急之下,毅然放开天河水闸,引“天河弱水”以淹东华帝君之反天大军。

奈何那天河弱水,乃天河之精,灵性非凡,聪慧狡黠。

值此天界大战纷扰、混乱无章之际,天河弱水竟乘隙而遁,兵分八路,浩浩荡荡,如脱缰之野马,奔腾咆哮着汹涌而下界。

天河弱水,一水化万水,其势汹汹,如猛兽出笼,肆虐无忌。

天河弱水,所经之处,洪涛如怒,奔腾咆哮,似猛兽出笼,肆虐无忌。

一时间。

下界人间,顿成泽国,一片汪洋。

房屋如积木般,在洪水冲击下瞬间崩塌,瓦砾纷飞,一片狼藉;良田沃野,尽被淹没,化为茫茫汪洋,渺无边际。

生灵涂炭,百姓们哭声震天,凄惨之状,闻者伤心;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其状惨不忍睹,令人恻然。

更有下界水怪,闻此洪水之讯,纷纷兴风作浪,以为得势,肆意妄为。

水虎张牙舞爪,其形狰狞,所过之处,血光四溅。

水猴子身形敏捷,于水中穿梭,拖人入水,致无数性命丧于其手。

蛟龙则翻江倒海,搅得水浪滔天,引发更大之灾祸……

一时间。

人间如炼狱,炎黄子孙、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昔日治水有功之“大禹人皇”,心怀苍生,感念人间疾苦,悲悯之情,油然而生,遂毅然自火云洞而出。

大禹人皇,德高望重,神通广大,知晓杨戬乃人族后辈中的杰出之才,遂将毕生治水绝学,如“勘测水脉”之精妙秘术、“斩蛟定波”之凌厉法门、“移山填海”之无上神通……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不仅如此,大禹人皇还将人族圣剑轩辕剑赐予杨戬。

此轩辕剑乃上古神器,威力无穷,斩妖除魔,无往不利,以助其斩四方水怪,平人间水患。

杨戬得大禹人皇治水真传与轩辕剑后,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昔日曾砍上灵山,犯下过错,本应在灌江口闭门思过,关禁闭以赎其罪。

但天庭主管三界,治水亦为其分内之事。

权衡利弊之下。

天庭便暂时取消了杨戬的禁闭,令其先治水患,待功成之后再行处置。

自此。

下界人间。

二郎神杨戬踏上了他那漫长而艰辛的治水之路。

十数年间。

二郎神率本部兵马以及天庭水部天兵,翻山越岭,不畏艰险,趟河过川,历经磨难,矢志不渝。

每至一处,二郎神必精心勘测地形,规划水道,以疏导洪水,使之有序流淌,不再肆虐为患。

他手持开山神斧,遇山则劈,山石崩裂,水道畅通无阻;又持轩辕剑,剑气纵横,遇怪则斩,水怪闻风丧胆,纷纷逃窜。

二郎神不辞辛劳,日夜奔波,引洪水入海。

经多年之不懈治理。

二郎神终于大功告成,治水成功。

九州大地,洪水渐退。

天河弱水也被杨戬和其妹杨婵施展神通,送回天河,还天地以清朗。

自此。

大地重现生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房屋得以重建,百姓安居乐业,欢声笑语,回荡于街巷之间。

良田复又耕种,五谷丰登,硕果累累,洋溢于田野之上。

地藏王菩萨曾发下宏愿:

“地狱不空,势不成佛!”

在治水的过程中。

二郎神亦有感于天下苍生饱经水患之苦,心中悲悯之情油然而生,遂发下宏愿:

“洪水不息,治水不止!”

其声如洪钟大吕,响彻天地之间。

此言一出,再加上二郎神治水有功,二郎神得“天地功德”加身,祥瑞之光环绕其身。

此时此刻。

二郎神修为更进一步,又有所突破。

他距那超凡入圣、逍遥自在之大罗金仙之境不过一线之隔。

可以说。

如今的二郎神,随时都可以突破至大罗金仙之境。

然而,二郎神却并未急于求成,选择即刻突破。

原因无他。

若论天赋才情,他自是超凡脱俗,领悟力更是非凡卓绝。

但若论及跟脚出身,他实则是“人神混血”之体,力量主要源自其母“云华仙子”的神族血脉。

他体内还流淌着一半普通凡人的血脉。

这使得他的跟脚,相较于“孔宣”、“陆压”、“三霄娘娘”、“镇元子”、“鲲鹏”、“西王母”等先天神灵,或是他们的直系后裔,终究还是略逊一筹。

如无意外,他的修为上限到大罗金仙之境,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他得到了人族圣剑轩辕剑,又获得了人族的气运加持,更有治水功德的庇佑,情况因此大不相同。

天地功德,乃天道对消除劫难、维护三界平衡行为的一种至高奖励,珍贵无比,可遇而不可求。

王母娘娘的“王母金簪”,太上老君的“金刚琢”,皆是后天炼制之法宝。

但“王母金簪”因随王母娘娘,“金刚琢”因伴太上老君,皆沾染了天地功德,竟蜕变为“后天功德法宝”,脱胎换骨,威力丝毫不逊于先天灵宝。

这天地功德,既能提升法宝之品质,自然也能重塑修士之“跟脚”(先天资质)。

当天地功德积累至一定程度,甚至能直接成圣,此乃“功德成圣”之道。

在神话世界中,跟脚至关重要。

可以说,跟脚决定了上限。

二郎神得人皇大禹传授“功德金身”之法,可借人族之功德气运提升跟脚,并破境提升修为。

他正在借此天地功德之力提升自己的先天资质。

若是他将自己体内“普通凡人的血脉”,提升到“先天人族”的层次。

那么他的修为上限,将到达准圣的阶段,和“孔宣”、“陆压”、“如来佛祖”、“三霄”……一档。

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此。

二郎神并未急于突破至大罗金仙之境,而是选择这些年来一直借天地功德之力,提升自己的资质,以期未来能够成就更高境界。

因二郎神治洪水有赫赫之功,泽被苍生。

那汹涌肆虐的洪水,在他神威之下渐渐驯服,大地重归安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下界百姓感其恩德,铭其功绩,奉其为“水神”、“镇水之神”。

遂将二郎神之神位,高高供奉于庙堂之上,香火不绝,世代祭拜,祈其庇佑,永享太平。

自此,二郎神之名,传颂四方,其事迹被世人传颂不衰。

后世亦有“二郎斩蛟图”流传于世,铭记其治水斩怪之壮举。

不仅如此,更有“司水神台”、“马蹄井”、“二郎台”等诸多“二郎神治水遗址”现存于世,诉说着二郎神当年治水的艰辛与功绩,让后人得以窥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郎神庙更是遍布中华大地,数不胜数,香火旺盛。

每到二郎神生辰,其信众会前往庙宇举行祭拜仪式,烧香祈福,祈求健康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番“二郎神治水”,以及“二郎神斩杀水怪”之事,多有目击之人,各地多有记载。

诸多典籍之中,也皆有对二郎神治水功绩的详细描述:

如《宋大诏令集》中便记载道:“昭惠显灵王(二郎神)英明夙降,变化无方。‘治水救民’,本上穹之所命;纪功载德,有往牒之具存。”

杨无咎在《二郎神(清源生辰)》中写道:“……共说是天公,亦嘉神贶,特作澄清海宇。‘灌口擒龙,离堆平水’,休问功超前古。”

清道光《赵城县志》载:“听水石在县东南五十里范霍峪,俗传‘二郎神治水’至此。彼时洪水汹涌,二郎神立于石上,倾听水声,以察水势,故留此遗迹。”


上一章  |  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