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第50章 开业大吉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言情>> 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 >>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最新章节列表 >> 第50章 开业大吉

第50章 开业大吉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作者:万俟司灵  分类: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宫闱宅斗 | 万俟司灵 | 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 
这日齐嬷嬷惩罚了三位小姐之后便下学了,当然了,齐嬷嬷的意思是各位小姐回去之后要好好地反省一下。

反正就柳闻莺观察,苏媛涂了老太太差人送来的药膏之后就是爱干嘛干嘛,没有一点点所谓的反省。

而苏媗回到汀溪院直接就冲进了自己屋里狠狠地哭了一场。

关于在学堂里发生的事情,从青兰和金桔口中,二太太也知道的清清楚楚。

齐嬷嬷说苏媗的话确实扎心,就连韩氏听完也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韩氏并没有去责备苏媗,让人屋里的人都出去,只自己一人独坐的时候她看着窗外院子里的枯木,好半天才喃喃着:

“人这辈子要听的难听话多了去了,我若像她那样,怎么能活到现在?”

说完,韩氏低下头着手里尚未缝好的粉色斗篷,又忍不住地叹了口气。

比起韩氏一个人伤感,蒋氏听见苏媚又被罚了这事,知道了事情经过之后当即就让人将苏媚直接喊进了听涛院里。

“娘……”

进了屋里,苏媚立刻认怂,脸上扯出一抹僵硬的笑容。

而蒋氏只是坐在桌子边上,抬眸看了她一眼,就道:“过来。”

听不出亲娘语气里的情绪,苏媚挣扎着,可最终她还是走到了母亲面前。

“我看看你手。”

苏媚乖乖地伸出已经肿着老高的左手。

尽管蒋氏先前已经知道了苏媚在学堂上被打了,也知道什么原因,她甚至本来还想再训斥几句的,可看见苏媚那肿得老高的手掌时,她那原本紧绷着的神情最终还是换成了以往温柔模样,将训斥的话咽了回去,只轻声问道:

“疼么?”

“嗯!”

苏媚用力地点头。

齐嬷嬷是真的一点都不留情。

苏媛张了张嘴,想和母亲说好好告这刁婆一状。

可是她抬头又见母亲拿起一早都准备好的药膏小心翼翼地涂在自己手上时,一言不发只是温柔上药的样子,苏媚还是选择闭上了嘴。

齐嬷嬷有一句话说的对。

她苏媚有时候说话真不讨人喜欢。

以前奶娘在的时候,她说什么话奶娘都会附和着自己,可是那些话说与母亲听,母亲却总是第一时间说是她的错。

如今这事,苏媚自己都知道是自己先犯错的,要是再和母亲抱怨,母亲这好不容易温柔下来的模样不会再一次消失吧?

她也不想听母亲指责自己。

“你想说什么?”

给苏媚上药时,蒋氏就注意到了苏媚欲言又止的样子。

她的女儿一向性子急,想什么说什么,甚至有时候还没想好嘴巴都已经说出来了。

今日忽然的犹豫,倒是引起她的注意了。

“没什么,只是、只是觉得药涂了就没那么疼了。”

蒋氏听见苏媚的话,抬眸又看了眼口是心非过于明显的女儿,手上便立刻又用了些力气,顿时疼得苏媚直接大口抽气了起来。

“嘶,疼,娘,好疼。”

“疼?疼就对了,祸从口中,你说你这是第几次了?没事明面上挖苦自己姐妹做什么?”

没听懂蒋氏话外的意思,还有些不服气道:“那齐嬷嬷说什么姐妹相互扶持,她们俩就知道看我笑话,哪里把我当姐妹?我才不要和她们当……嘶!”

听见苏媚依旧这般小孩子气,蒋氏的里又加了一分力气,苏媚吃痛,想要从母亲的手里挣开,却始终不能挣脱开来。

“就算你自己心里不认同,但是在外人面前也不能暴露出来。”

无法,蒋氏只能将话里的意思掰开了揉碎了、字一句地说着,同时她的目光还一直紧紧地盯着苏媚,继续道,“不要把你那点子蠢笨的心思全都挂在脸上!”

女儿(柳闻莺):下班!

妈妈(吴幼兰):快回来,就等你一块。

老爸(柳致远):一切准备就绪。[图片]

柳致远已经将茶饮摊子需要的物件全部弄好了,就等妻子和女儿出来,收拾收拾一家人就可以出摊了。

回到屋里柳闻莺和母亲稍微收拾了一番便朝着府里的后门走去,看后门的那位小厮在看见吴幼兰的时候,第一时间便热情地喊了声婶子。

这就是蔡婆子一直惦记着的干儿子,叫长寿。

“长寿,今儿麻烦你了,婶子晚些回来带些吃食给你”

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蔡婆子经常晚上还要给这小子做宵夜,这也是蔡婆子曾经和吴幼兰说话时私下抱怨过的。

不过抱怨的时候,蔡婆子的嘴角却始终压不下去,还说着长寿那孩子的一点好处都带她这个婆子分享。

当时吴幼兰还觉得,若是府里的认干亲都像蔡婆子这般,也不会一天到晚闹些有的没的了。

“哪里要婶子破费?婶子做的那碗姜茶就是最好的”

“放心,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婶子铁定给你留一份!”

长寿穿着裹着厚实的灰色粗布棉衣,笑起来还带着几分憨气,可嘴上却说着机灵话:“婶子可别忘了早早的留下我的这份啊,我都怕您到时候卖完了才想起我呢”

听着人家拐着弯预祝自己生意兴隆,吴幼兰笑容更加灿烂了,柳闻莺在一旁也跟着笑。

带着这份好心情,母女二人先到了柳致远的铺子那里,将店铺正门关好之后,一家三口到了放置这些摆摊物件的后院。

到了后院,柳闻莺这才发现摆摊物件远比通过微信照片看的还要多许多。

两大桶已经煮好的饮子,外面还有家里退下来的旧棉被裹在上面保温。

就算如此,以冬季这温度,这不还得另外准备几个炉子以及陶锅,到时候将桶里的取出在这炉子上再次加热。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给客人坐着歇脚的凳子,因为他们家经费有限,暂时一张桌子都没准备。

这大冬天的,捧着热乎乎的茶碗喝就完事了!

除了茶碗,还有一篮子柳致远不知道从哪个杂货店犄角旮旯里淘出来的竹筒杯子,这是给一些坐不住的客人拿着带走喝。

当然,竹筒的价钱另算。

夫妻俩推着独轮车往夜市走去,而柳闻莺则抱着一个她爹自己设计的一个茶饮摊广告牌跟在后面。

两尺高的木板的上刻画着一个水壶倒入碗里的图样,下方写着“暖饮”两个大字。大字的下方又写了一行小字——“冬日暖饮,暖身更暖心”。

看着还挺有那么几分意思。

就他们家还没到指定的市租地点时,就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柳闻莺抱着的木板了。

有些穿着打扮不错的行人看着也是识文断字的那种,望着柳闻莺抱着的木板,很快就拦下柳闻莺,还询问是否是新出的茶饮摊。

这样的事情一路上还发生了两三回,每一次柳闻莺都是笑眯眯地介绍说道:“是的,是茶饮子,独门配方。我们家的摊位就在前面巷子口处,待大官人吃饱了,可别忘来摊子上喝足后再家去呀”

“嚯冲小娘子你这么说,那我晚点定是要过来尝尝的。”

常逛夜市的人,对于夜市上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还是很好奇的。

况且,就一杯饮子的事,走累了正好过去歇歇脚,说不得真就有发现新的“宝藏摊子”呢


上一章  |  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