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商风流资料五:VCD与姜万勐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重生之官商风流 >>重生之官商风流最新章节列表 >> 资料五:VCD与姜万勐

资料五:VCD与姜万勐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官落叶  分类: 都市重生 | 常官落叶 | 重生之官商风流 
安徽万燕公司创始人姜万勐

1992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MPEG(图像解压缩)技术引起了时为安徽现代集团总经理姜万勐的兴趣,他凭直觉立刻想到,用这一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此后,姜万勐先后出资57万美元,于1993年9月,将MPEG技术成功地应用到音像视听产品上,研制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VCD。同年12月,他又与美籍华人孙燕生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了万燕公司,各取了姜万勐、孙燕生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公司名称。

面对记者的采访,姜万勐显得异常平静,对于过去的事情,他仿佛不愿意再提。

在1993年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VCD可行性报告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这是本世纪末消费类电子领域里,中国可能领先的惟一机会。为此,姜万勐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得到了一系列的数字:1993年中国市场上组合音响的销售量是142万台,录像机的销售量是170余万台,LD影碟机100万台,CD激光唱机是160余万台。当时的LD光盘是四五百元一张,而VCD机的光盘价格却只有它的10%左右,因此可以预测,VCD机每年的销售量将会达到200万台左右。

中国的老百姓到了1994年底才逐渐认识VCD。在这一年,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机。不仅如此,姜万勐还要开发碟片,总不能让老百姓买了枪而没子弹。为此,他又向11家音像出版社购买了版权,推出了97种卡拉OK碟片。在最初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万燕”倾其所有,开创了一个市场,确立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并形成了一整套成型的技术,独霸于VCD天下。

可以说,万燕的初创是成功的,也是辉煌的。但是,万燕也给自己酿下一杯苦酒。令姜万勐感到伤心的是,万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的对象。

有人认为,姜万勐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不懂专利保护,在记者向他问及此事的时候,他的回答相当坦率:“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认为申请不申请专利似乎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让产品尽快占领市场。”

也许正是这一念之差,使姜万勐失去了一次极好的统领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中国在这一产业的中失去了本应占有主动权的半壁江山。当事隔多年后的今天,记者问他是否对此感到后悔时,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这笑中带着几分无奈,也带着几分愧疚,更带着他永久的遗憾。

姜万勐创办万燕树起了中国VCD机的旗帜,他也应该为此得到国人的赞许。但从万燕最终的结局上看,万燕的兴衰多少又有些悲怆。如果说,当姜万勐开发出第一台VCD机时就立刻申请了专利;如果说,当时国家投资24亿元,将安徽作为中国VCD机的生产开发基地的计划成为现实;如果说……中国,乃至世界的VCD机史,也许应该是另外一种写法——一部由中国人唱响主旋律的史诗!

由此,有人把姜万勐比作中国数字光盘技术开发道路上的“革命先烈”。

提到VCD机,必然要说到它的创始人姜万勐。世界上第一台VCD机产自中国,时

间是1993年9月,由姜万勐研制。

姜万勐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电视技术工作。他看到我国电视设备的核心技术大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企业每年都要为此花大把的银子,他感到心痛。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催人奋进。身为安徽省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工程师的姜万勐,和中国千千万万立志创业的知识分子一样,要“走出去看看”。

1992年4月,美国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视技术博览会。时为安徽现在集团总经理的姜万勐带着自己的同事赴美观展。

展会上,一个2平米的展台前,美国C-CUBE公司员工正介绍他们研发的MPEG(图像解压缩)芯片,引起了姜万勐极大关注。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和探索追求的天性,姜万勐一连三天像着了魔似的围着这个展台转来转去。对这项不起眼的技术他浮想联翩,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用MPEG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制成音像视听产品VCD(VidepactDisc)。广播电视业由此可结束磁带录像机一统天下的历史,而开创光盘记录的全新时代。

这一开创性的构想,激励着姜万勐上下求索。

展会上,姜万勐与C-CUBE公司董事长孙燕生相见。说来也巧,孙燕生是美籍华人,两人一见如故。姜万勐道出自己的构想和兴趣,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合力打造应用MPEG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

回国后,姜万勐抓紧立题。为此他认真地做了市场调研,预测视听产品VCD机年销量可达200万台。在该项目可行性报告中,姜万勐阐明:这是本世纪消费电子领域里中国可能领先的唯一机会。

1993年3月18日,姜万勐与孙燕生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了万燕公司,意在用美国MPEG技术研制视听新品。

任何一项技术用于新品研发都不会一帆风顺。为实现研制中的技术突破,姜万勐一路走来,激情难眠。他发挥极大的聪明才智,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世界上第一台VCD机于9月4日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国家鉴定。这是消费电子产品有史以来我国唯一领先世界的成果,吸引着世人眼球。

在安徽省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科技成果展览室里,人们可以看到机真品。它令人欣喜,也让人心里沉甸甸的。它的命运竟是昙花一现。

1993年9月,万燕第一批1000台VCD机下线。它完全符合此前国际上正式颁布的图像压缩标准(MPEG1)。万燕要大展宏图了。1994年一年中,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机。此时的姜万勐一手向市场推销产品,大打,一手收购11家音像出版社的版权,推出97种卡拉OK碟片,让消费者尽情享用VCD提供的丰盛的视听大餐。由于不懈的努力,万燕VCD机迅速占领市场100的份额。万燕VCD机初战成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姜万勐“失”的可太多太大了。想到用MPEG技术研制音像视听产品这一点,以及成功研制出的VCD机都是他的自主知识产权,理应申请专利保护,但他认为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收取专利费是不可能的而放弃。当他看到万燕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家电公司买去解剖做样机时,他只能痛心和无奈。

到了1996年,全国VCD机销量超过600万台,而万燕VCD机市场占有率不足3,已失去了统领市场的地位。仅三年,万燕VCD机从绚丽辉煌就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VCD,影音光碟(VidepactDisc;VCD),是一种在光碟pactDisk)上存储视频信息的标准。VCD可以在个人电脑或VCD播放器以及大部分DVD播放器中播放。VCD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生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

VCD即VidepactDisc的缩写:视频压缩盘片。

技术规范

VCD是一种全动态、全屏播放的视频标准。它的格式可分为:

分辨率为352x240像素,每秒29.97幅画面(适合NTSC制式电视播放)

分辨率为352x240像素,每秒23.976幅画面

分辨率为352x288像素,每秒25幅画面(适合PAL制式电视播放)

整体来说分辨率大约是对应电视制式分辨率的四分之一。VCD的视频采用MPEG1压缩编码,音频采用MPEG1/2Layer2(MP2)编码。码率分别为视频1150kbit/s,音频224kbit/s。整个视频质量和VHS录像带相当。

由于VCD的比特率和普通音乐CD相当,因此,一张标准的74分钟的CD可以存放大约74分钟的VCD格式的视频。

VCD标准

VCD有三个正式标准:1.0、1.1和2.0:

1.0:原始版本。

1.1:修正版。

2.0:增加了播放菜单功能(PBC)、清晰静止画面播放功能(704x480或704x576像素)和支援352x288/25fps格式。

3.0:有不少人传说有3.0版本,但未见有成品发表。

VCD应用

VCD在亚洲地区被广泛使用。在香港,VCD和DVD在发行市场上已完全取代录像带和镭射影碟的地位。

VCD被认为会被DVD所取代,但是由于它的一些特点,还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市场。

VCD没有像DVD一样的区码限制,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兼容机器上观看。

有些节目因为成本问题,不会制作DVD或VHS录像带版本,购买者只能购买VCD版本。

VCD比DVD廉价,制作成本也较低。当然,VCD缺乏DVD提供的很多额外特性,如多语言、多字幕、多角度,菜单、超链接及大容量等。

SVCD是VCD的改进标准,它采用MPEG2压缩,采用可变压缩率来获得较好的视频质量。

它和普通CD一样大小,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上面储存的是影视节目,所以俗称“影碟”,又因为它比激光影碟机上使用的LD影碟小,因此又称“小影碟”。它的影音播放质量比录像带好,但比大影碟稍差。既可以在VCD机上直接播放,也可以在配置了光驱的电脑中播放。

VCD文件格式

VCD格式通常是MPG或DAT

MPG是电脑编辑后保存时使用的格式

DAT是被刻录成光盘后的格式

VCD是什么?

也许还有许多人不了解VCD是什么。VCD其实是VidepactDisk的缩写,就是一种压缩过的图像格式。它是采用MPEG1的压缩方法来压缩图像,解析度到达352240﹙NTSC﹚或352288﹙PAL﹚1.15Mb/sVideoBitRate,声音格式则采用44.1KHz取样频率,16Bit取样值,Stereo立体声,﹙在未压缩之前,这样的音频格式就是CD音质,也就是我们常常听的音乐CD的音质。﹚MPEG1layer2,224Kb/sAudioBiteRate的压缩方式。用这样的压缩方式,在还原成音乐CD格式之后,即使是受过训练的专业试听师也无法分辨出与原来的CD片音质上的差别。也就是说,这种压缩方式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压缩。

DVD与CD、区别

除了从标识上区别外,还可从光盘颜色来区别。一般CD光盘的颜色是铝白色,或稍带一点盘基材料的淡

蓝色、淡绿色等。而DVD盘就是非常明显的深紫色。另外,从容量是也有区别,通用的CD盘的容量是700M,DVD盘的容量是4.7G。两种盘是否刻录过(或有数据),可看光盘刻录面是否有颜色的差别。如果是刻录过的光盘,会有两种颜色,有数据的地方(内圈)要深一些。CD光盘不大明显,要斜对着光线仔细反复看,特别是刻得较满的光盘。DVD光盘是否有数据就很容易看出来的。

要明确DVD盘片和VCD盘片的区别。它们的盘片结构差异很大,导致容量有很大区别(CD:600~700MB;DVD:4.3GB左右),存储的数据量也不同.VCD是VideoCD盘片,属于CD。所以如果是Video盘,DVD与CD的时间长度或者画面质量是不一样的。DVD优于CD盘片。

DVD是一种光盘格式,而VCD是VideoCD,表示存储视频内容,但依旧是套用CD白皮书范畴。工业标准中有DVD和CD两种存贮介质。实际上规定盘片的数据密度,激光波长,轨道间距,转速,盘体材质厚度等物理标准。

而VCD只是说明这个CD盘中存放的是视频,就类似MP3CD一样。

再要明确一下,DVD播放机和VCD播放机的概念。顾名思义,DVD播放机是播放DVD盘片的设备;VCD是播放VCD盘片的设备。它们设备的硬件上的主要区别应该是激光发光管所发射的激光波长不同。

VCD的音频格式是不是就是MP3?

MP3的正确名称是MPEG1layer3。而在VCD格式当中的音频部分,虽然它是压缩过后的音频格式,但是它并非我们所熟知的MP3音乐格式,而是采用MPEG1layer2的格式。因此,你是不能够利用它来转录成音乐CD格式的。﹙因为大部分的刻录软件仅WAV档与MP3档转烧CD的功能。﹚如果你真的需要将VCD当中的声音部分作成音乐CD的话,仅需要用到声卡搭配录音程序,将其录成WAV文件,然后用刻录软件将WAV文件转烧成CD格式就可以了,这并不需要用图像采集卡的。﹙Windows本身所内置的录音程序有60秒的限制,不能够使用,因此你需要用声卡所附带的公用程序来录音。﹚MPEG1layer1与layer2是专门为处理VCD的音频格式所出现的压缩处理方式,而layer3则是我们所熟知的MP3音乐格式。MP3的压缩方式是采用192Kb/s的AudioBitRate,其余均与layer2相同,但是在还原成音乐CD格式之后,如果你仔细的聆听比较,就可以听出它与原来的CD片音质上已经有轻微的失真现象出现。也就是说MP3其实是一种破坏性的压缩方式,因此如果是你对音质有着高度的要求,MP3并不是你的好选择。但是相对的来说,MP3的文件大小只有一般CD音质的WAV文件的1/10大小!

请注意图像文件的大小

以一张空白的光盘来论,容量大约在650MB680MB左右,录制音乐CD格式可以放入74分钟的长度,而录制VCD图像则大约可以放下5060分钟,因此如果你的图像长度超过1小时,请分数段来截取,以免在刻录到空白光盘的时候超出它的最大容量。最重要的是,在截取图像的时候,你必须注意到你所设定的图像截取格式参数是否完全符合VCD的标准。其中只要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刻录出来的光盘就不能够播放,那么就算是失败了。

当然,最近的空白光盘都标榜“超长”,有着700MB的容量,换算成音乐CD的格式的话大约是79分钟多,而VCD的图像的话可以挤下将近70分钟的长度。但是为了要使图像保存长久一些,笔者还是建议各位使用者尽量不要烧的那么满,在外圈留下一些空间,因为CDR空白光盘外圈的轨道通常染料层﹙就是可以刻录的部分﹚的涂布不太均匀,而且你取放的时候也容易触碰到外圈,产生刮伤或表面有模糊现象,日子一久就容易产生读不出的情况。

为什么刻录出来的VCD不能播放?相信这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为什么我所制作出来的图像在电脑上可以播放,烧成光盘之后却不能用VCD机来播放?其实问题绝大部分就是出在上述这个“符合VCD的参数”选项上了。因为VCD有其严格的格式规定,而如果你做出来的图像格式不符合VCD的标准,就会导致VCD机无法识别你所刻录出来的光盘,当然就没办法播放。由此你可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MPEG1文件都能够烧成VCD的!另外也有可能是你的VCD机“挑盘”了!

这么复杂?!我怎么可能记得住那么多参数?!

或许你会觉得要注意一大堆的标准参数让你头昏脑胀,但是笔者也很无奈的不得不提醒你一定要注意。先别露怯,你大可放心,绝大部分的MPEG1图像采集卡都有着一项体贴的设计:你只需要在开始截取之前,到“选项”中在“VCD”空阁前打勾,系统会自动把相关的参数选项锁死,禁止你更改。有了符合VCD标准标准的图像,你就可以用来刻录成VCD图像光盘。这样不是很方便吗?

该如何检测我所刻录出来的光盘是不是正确?

在此提供你一个简单的检查小秘诀,可以确保刻录出来的能够在VCD机上播放。你只要在进行刻录之前,按鼠标右键呼叫出功能选单,选择观看“文件属性”﹙Property﹚,确认每一个数据轨道在“建立标准编辑光盘”﹙Standarpliant﹚这一项均是“YES”就行了。

如果说在你确认了“建立标准编辑光盘”﹙Standarpliant﹚已经符合之后,你的VCD机还是不能够读取光盘,但是在电脑或其他的VCD机却能够正常播放,那么就是你的VCD机“挑盘”了。你可以换另一种牌子的CDR空白光盘试试看,或者把你的VCD机用清洁光盘清洁过后再来试一次。

我该选择什么刻录软件呢?

你可以使用任何的刻录程序来刻录,只要它有VCD的标准标准的模板可使用就可以。比较知名的刻录软件有CDMaker、Nero、WinOnCD、EZCDCreator、EasyCDPro…等。在选择刻录软件的时候,你还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刻录软件是不是能够“认识”你的刻录机,﹙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在各刻录软件的原厂网站上找到答案。﹚以及最重要的:能否标准VCD格式的刻录。譬如刻录玩家钟爱的CloneCD就只能够作CD对拷,它可是不VCD的刻录的喔!所以即便你有这个刻录软件,也是不能刻录VCD的。

许多人都直觉地将VCD与MPEG1画上等号,将DVD与MPEG2也画上等号,并且认为MPEG2的画质一定比MPEG1的要好,这并不是正确的观念。正确来说VCD只是利用MPEG1的压缩方式所制作出来的一种图像文件而已。并不是所有的MPEG1文件都可以制作成VCD。同样的,DVD也只是利用MPEG2的压缩方式所制作出来的一种图像文件罢了,并不能够说DVD就等于MPEG2。

MPEG1并不见得就一定要做成VCD,它也可以在电脑中被播放,MPEG2也不见得一定非得作成DVD,它也同样能够在电脑中播放,只是如此一来,因为它不是VCD或DVD的标准格式,你的VCD或DVD的播放器就不认识它,所以就无法播放了。事实上,VCD之所以画质不好,是因为当初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它的VideoBitRate(视频流),被限制在每秒1.15Mb,比这个数值高或低一点点都不被接受,而不是因为它采用的是MPEG1的压缩方法。

VCD的画质是不是可以改善呢?

很多人总是认为制作成DVD画质才算好,其实除了用来做商业用途之外,如果只是纯粹为了个人兴趣而花那么多的钱,那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相较之下,尽管现在的DVD刻录机与DVD盘片的价格已经平易近人,但是就现在的普及率而言,DVD还远不如VCD。不过,以VCD的标准来看,因为它已经限死在每秒钟只能够1.15Mb/s的VideoBitRate(视频流),所以尽管想尽办法,画质也无法有多大的改善。但是如果你不必一定要制作成VCD,那么MPEG1的文件也可以做到极好的画质的,并不一定非得要用MPEG2的压缩方式才能够得到好的画质。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呢?好处就是画质大幅的提高,并且CD盘可以保存很久,不用所有的文件都塞在硬盘里头占用空间。坏处就是不能用VCD机播放,而且一张CDR空白光盘所能够容纳的图像长度也会大幅的缩短,﹙因为比特率提高,文件也会变大嘛!﹚所以说这种做法非常适合要求高画质,但是图像长度并不长的使用者,譬如业者。

如果你不需要在VCD的播放器上播放,而只是要在电脑上播放的话,那你又何必一定要执着于VCD的格式呢?把视频流提高就可以大幅改善你的画质,并且现在硬盘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同样一段视频,保存成本要比刻盘低上好多,何乐而不为呢?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算法的制定和公布,形成了一个数据压缩技术向各产业的新产品迅速转化的起点,从而引发了一场影视技术的革命,把现代家用电器带入了一个数码科技的新天地。我国第一台VCD视盘机是合肥美菱万燕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于1993年率先推出的。VCD视盘机是一种集光、电、机械技术于一体的数字音像产品,是MPEG数字压缩技术与CD技术结合的产物,价格低廉、性价比高、软件节目丰富,获得人们的认可。虽然在图像清晰度和音色方面逊色于LD和DVD,但未影响其进入普通家庭,反而成为家电产品消费的热点。

VCD视盘机是继LD影碟机和CD激光唱机之后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光盘机,它是一种数字式音频、视频信号的播放设备。VCD视盘机的机芯、激光头及其伺服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与CD唱机相同,只是在CD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MPEG解码电路和视频D/A变换与编码电路。因此,VCD视盘机即可播放CD光盘以及。对于VCD视盘机播放出来的图像质量,其水平清晰度为250线,相当于家用录像机(VHS)重放图像质量水平。实际上,因为VCD视盘机采用了激光束读取信息方式,光盘与激光头无磨损,不会因使用时间长使图像质量变差,因此VCD视盘机的图像质量优于家用录像机。

影碟机

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江门“万燕”研发生产出世界第一台家庭VCD,开创了世界VCD先河。但仅仅2年,拥有这项领先技术的万燕却最终淹没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

提起VCD,提起万燕,就不能不提姜万勐、孙燕生这两人。1993年9月,他们将MPEG(图象解压缩)技术应用到音像视听产品上,研制成功一种全新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这就是。

“万燕”让中国百姓认识了VCD,并开创了世界的VCD行业。

但令姜万勐没想到的是,只几年时间VCD便在中国迅速崛起,并风靡全球,成为一个年销售收入达100多亿元的大产业。就连电子工业发达的日本、美国都要参照他研制的万燕VCD来生产。

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VCD市场每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销量从1995年的60万台猛增至1996年600多万台,1997年销售达到1000万台。只用了短短5年,累计销售已有5000万台,并催生了爱多、步步高、新科等国内响当当的品牌。但“万燕”却在这个产业中,从“先驱”成为“先烈”,其市场份额从100跌到2。

万燕缘何被技术创新绊住了脚

谈起失败的原因,万燕公司董事长冯一丹痛心地说,在技术上,“万燕”发明了VCD机,却没有申请专利,上市后被国内外的公司纷纷仿制,这些厂家以较少投入进入VCD行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市场开发。而“万燕”面对群起的竞争对手,却没有保护自己的盾牌。在资金上,“万燕”在前期研究开发的投入是1600万美元,当时,中国老百姓对VCD的认识几乎为零,为开发市场,“万燕”又投入了2000万元,由于前期投入太多,“万燕”已难堪重负。资金的短缺使得“万燕”寸步难行;在市场开发上,“万燕”起步阶段,对市场营销经验不足,没有重视产品的市场运作。资金主要沉淀于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阶段,与“爱多”等品牌花巨资投放制造声势相比,“万燕”的市场营销显得力不从心,未成声势,市场份额被蚕食殆尽,最后落得为他人作嫁衣裳。

“万燕”从市场上销声匿迹后,整个VCD行业风云变幻,各大厂家不断推出附加新技术的VCD产品,到1999年,在激烈竞争中,不少知名企业陷入困境,“小霸王”倒闭,“爱多”严重亏损,整个行业面临转型。DVD产品开始取代VCD。

东山再起打出DVD这张王牌

在历经多种挫折后,“万燕”人卧薪尝胆,寻找时机,立志东山再起。1998年,广东亿安集团与安徽万燕电子公司达成转让协议,“万燕”实现北燕南飞,落户江门,成为广东万燕集团。去年,香港景发集团又与广东万燕达成全面合作协议,成立江门锐能万燕电子产品公司,万燕进入锐能万燕时代。据介绍,锐能万燕已成为一家集数码科技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年生产能力达300万台,万燕影碟机销量去年全国排名第12位。三年内力争打入国内DVD三强,最终目标是成为中国数码产业的“航空母舰”。

面对DVD替代VCD的市场契机,“万燕”厚积薄发,利用自己多年来的技术研发优势,庞大的资金,再创辉煌。冯一丹董事长说,万燕生产的DVD再也不会重蹈VCD的覆辙,我们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从抓好企业的管理入手,走“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两头并重的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性能先进的数码产品,以不同的产品抢占市场。在问及目前国外6C厂家对中国DVD产品的联手夹击时,冯董事长并未显出太多的担心,他说,万燕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有独到优势,新一代影碟机九个月销售30万台,返修率不到1,很有竞争优势。我们出口产品的布局也调整在印度、俄罗斯等国,不会受太大影响。

点评:企业别成为技术创新的“牺牲品”

万燕为什么不仅没有从技术创新中获益,却成为技术创新的“牺牲品”呢?

分析一下技术和市场上的开拓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有效地保护自己并从新技术和新产品中获益,同时不给追随者模仿自己的机会,从而使技术创新能够保持更长的时间,这显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国内一位著名经济学专家认为,开拓者的优势地位是否持久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技术创新的来源:技术领先的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新技术是企业内部开发的,还是源于企业外部。如果是前者,开拓者的优势地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如果是后者,维持技术领先会较为困难。

技术开发费用相对于企业销售额的比例:市场份额大的企业与市场份额小的企业相比,前者的研究和开发成本相对较低。

相关工艺技能:开拓者如果拥有独特的工艺技能、科学的管理、富于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则有可能长期维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技术传播的速度:如果追随者可以轻易地得到开拓者开发的技术,就像VCD技术迅速被模仿那样,开拓者的技术创新努力就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防止技术创新迅速传播的手段包括:严格的保密制度、申请专利、阻止外人随意进入企业参观、自行开发生产设备、留住骨干技术人员。

中国VCD历程

1993年9月,留美学者姜万勐、孙燕生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VCD。

1996年至1997年,爱多、新科等新品牌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并占据VCD大部分市场。

1998年9月,发生了全国性的SVCD与CVD标准之争论。1998年8月,信息产业部制定《超级VCD系统行业规范》,于1998年11月1日生效。

1998年10月至1999年7月,各大影碟机厂家不断推出附加新技术的VCD产品,如可播放MP3和MIDI的超级VCD,掌上型超级VCD和可录写的超级VCD。甚至实现了VCD联网和语音复读等功能,以实现中小学的VCD辅助教学。

1999年7月,各主要生产厂家不约而同地开始大规模降价,普通单碟机的价格纷纷跌破800元/台。DVD产品开始取代VCD。

的保养与维护

一是防震

虽然有些牌子的VCD机防震性能较好,但是大多数VCD机都不宜在有震动的地方使用,否则将影响其激光扫描精度,使音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使用VCD机时不宜经常搬动,更不可碰撞和冲击。就是在搬运时也应轻拿轻放,以免影响机内元件。

二是防尘

VCD机部件精密度增高,如果有灰尘进入机内,会使其部件工作不正常,甚至还会造成损坏等严重故障。所以,VCD机应放置在清洁的环境中并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除尘时应在停机状态下利用电吹风冷吹或吸尘器吸的方式进行,不要经常拆机除尘。

三是防寒

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如将VCD机放置在门口、窗口等迎风处必然会使VCD机受到寒冷刺激。这样就会使VCD机因“感冒”而不能正常使用并加速元件老化而折寿。

四是防热

VCD机既怕寒又怕热。最好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不宜受阳光直射和靠近炉灶、取暖器等热源。不要把VCD机放在功放、稳压器上面,也要避免置于地毯、沙发和床垫等处,以免阻碍机子散热。

五是防潮

VCD受潮容易使光学镜头模糊,导致激光束不能正常拾取信号。当气候潮湿或天气冷热骤变时,会使机内产生露滴或雾气,如果使用应先让VCD机通电预热几分钟,然后再放置碟片播放。平时在机子周围应保持干爽,遇潮湿天气如梅雨季节应经常开机以驱除湿气。如果VCD机内经常潮湿,久而久之,就会使部件生锈甚至整机失效。

VCD机常见故障的处理

1.开机后不能正常播放

(1)碟片脏。可用VCD清洁剂或用软棉布沾纯净蒸馏水擦拭清洗碟片,干净后再试用。

(2)机内碟片重叠、卡住或滑出槽外。应打开机壳摆正碟片或取出多余碟片。

(3)环境温度低而失常,可以边加热边试机,待正常时立即停止加热。

(4)激光头上有异物。可用VCD机专用清洁剂清洁,或打开机壳,用软棉布沾少许纯净蒸馏水轻拭激光头,操作时要特别小心,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员维修。

2.播放中突然失控

(1)遥控器的按键没有复位或遥控器电池失效。检查遥控器按键或更换遥控器电池。

(2)机内温度过高。开机时间太长或环境温度高造成。这时应停机降温后再重新开机,必要时用风扇降温。

3.播放中突然停机

(1)电源插座与插头接触不良或停电。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2)误按了关机键。应重新开机。

(3)工作在播放定时状态。重新开机,取消播放定时。

的选购

注意能否大小碟(LD和VCD)容,并注意是音碟机或多碟(一般是三碟)机。单碟机比较经济,但多碟机比较方便。兼容机价格稍贵。

(1)注意是否带双话筒卡拉OK功能和数码混响数字回声,变调(语言、声调变换),消原器(多级消声)功能,具备视、听、唱三位一体、方便实用各项功能的较好。

(2)看其是否有检索节目单功能。这项功能是区分改装机和一体机的主要标志。有此功能的VCD机,均采用最新的VCD2.0标准,可直接在荧光屏上显示节目单,并可兼容CDG、CDDA、CD1,是目前功能最全的机型。

(3)检查是否有PBC功能。PBC是PLAYBACKCONTROL的缩写。有此功能的机器在播放2.0版本VCD影碟时,可以不用电脑实现人机对话,并可插入高分辨率的静止图像和在普通CD机中欣赏VCD音乐。PBC功能是VCD机性能等级的重要标志。

(4)检查是否有制式选择功能。如果有此功能,无论手动还是自动,就可在PAL制式电视机播放NTSC制式的片子;否则,因制式不同,播放时图像会变窄。因此,这也是选购最基本的条件。

(5)检查是否有带S端子输出。大屏幕彩色电视机需要有带S端子的VCD机,其高清晰度的特点才会表现出来。

(6)注意性能价格比。国外名牌产品性能一般较可靠,但价格比国内同档次产品贵得多;国内有些产品质量、功能、图像、音质均不错,特别是纠错能力,回放VCD10旧片能力都较强,例如安徽万燕CDK•320,深圳先科VCD10等等,价格比国外同档次产品便宜得多,选购时均应考虑。

(7)要特别注意机型。不论是进口机或是国产的VCD机,均应选择VCD2.0版规格生产的机型,因为按2.0牌规格生产的,性能比按1.0版和1.1牌规格生产的影碟机要优越得多。

(8)要注意产品产地和制造厂家。如是进口机,要有商检同查说明或证明;如是国产机,要有产品合格证,确认其为正规产品。从外观看,正规产品设计高雅,工艺精良,说明书印制精致、清晰;厂名、厂址、维修网点均介绍得清楚明确。

(9)要详细查阅说明书。了解影碟机的技术指标和各种功能。除将上述功能与说明书进行实际操作核对之外,还应注意试用多轨选曲、重播和记忆、程式预校、无线遥控。显示节目单和高清晰度定格画面是MPEG1标准2.0版机应有的也是必查的性能。如果上述各项要求均能满足,则表明其性能优良。但是,有的功能多达15种以上,并有单碟、三碟、五碟甚至七碟之分,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有一种按MPEG2标准试制的DVD系列产品,同样使用12cm直径光碟,单面能录制130分钟以上的影视节目,清晰度比VCD、LD高,但技术可行性和价格目前均未达到适当要求,应予注意。

最后是防劣质碟片。它们会使激光器件超负荷工作,不仅会缩短激光器件寿命而全极易损坏激光器件,结果是得不偿失。


上一章  |  重生之官商风流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