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812花生米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列表 >> 812花生米

812花生米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7日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工具超人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813章

第813章812生米

眼下高考采用的是全国统一卷,不存在自主命题的情况。

虽然高考的分数能直观的看出每一位考生的素质,但各地的分数线却不一致。

众所周知,科举是为国选才、改变自身阶层的一种方式,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科举,也在尽量的追求公平,否则国基很可能会动摇。

明清都曾发生过学子闹事的事情,比如明朝的南榜、北榜,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按照片区划定招生比例的先河。

后来,很多学校招生都借鉴了这个办法,比如清大,最开始招生名额是按各省分摊庚子赔款的比例进行分配的,后面虽然有所更改,但这个比例一直是个参考。

眼下虽然公平很多,但考虑到交通、生活习惯等问题,很多本地院校从本地招生的比例是最重的,其次才是外地生源。

当然,这里面也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

有高校的省份还好一些,在那些没有高校或者高校较少的省份里,录取分数是最高的,考生也是最卷的。

唐蓉有意报考四九城院校,所以唐植桐就没有关心吉省现在有几所高校。

考虑再三,唐植桐还是在回信里写明,建议唐蓉优先考虑四九城电力学院,其次是八大院校中的石油学院。

至于其他院校,唐植桐都没有推荐,地质学院、矿业学院免不了往外面跑;航空学院出来后苦啊,一苦苦很多年;农机学院前途也就那样;林学院、农业大学都是跟农业相关,以后的工作条件没有不艰苦。

至于钢铁工业学院那边,唐植桐连考虑都不考虑,直接排除。

抄完周老师给的报考指南,写完自己的建议,唐植桐又嘱咐唐蓉不要将这份信息分享,以免造成志愿填报时的拥堵而人为的提高录取分数。

实事求是的讲,唐植桐这封信写的很用心,甚至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完全是照着给唐蓉安排一辈子顺风顺水去的。

不过唐植桐在信里也说了,这只是自己的建议,是否采纳,让堂妹跟家人、老师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5月10日,星期二,晴。

一早,小王同学就将丈夫打扮一新,身上穿着邮政的制服,脚上是张桂芳新做的布鞋,整个人一看上去就很精神。

即便如此,小王同学依旧不满意,一个劲的嘟囔:“要是咱家有头油就好了,可以给你把头发梳的更精神一点。”

“这样就很好,我很满意。真有头油我也不用,油头粉面不是个什么好词。”唐植桐不假思索的否定了小王同学的想法。

百姓嘴里的“头油”学名叫美发霜或者发膏,是一种固态类油脂,里面掺有香精,标准的科技狠活,所以民间也有“桂油”一说。

用的时候需要用手抿出一部分抹在头发上,然后用梳子慢慢梳开,直至梳成想要的发型。

最著名的非包国维那句“我也用司丹康”莫属。

这玩意从民国时就有,是富家子弟的标配,眼下也有卖的,绝大多数都是产自国际大都市沪县。

在别人看来头油是美、帅的必备用品,但在唐植桐看来这玩意太油腻了,小两口从来没买过,也从来没用过。

给敬民和凤芝补课的小古同学就抹发油,尽管有些看不习惯,但唐植桐从来没说过。

“行了,那就这样吧。”反正家里也没有,小王同学没有强求,平整一下丈夫衣服的褶皱,嘱咐道:“到了那咱可别丢份儿,精神点!”

“行吧。”小王同学这嘱咐传到唐植桐的耳朵里,让他有种异样的感觉,仿佛自己到了会场就要端着帽子骂人一般。

在家吃完饭,收拾利索,唐植桐在去会场的路上,将昨晚写的信投进了邮筒。

明天押运处的自备邮车会开往安东,而投递员现在还能保证一天两次开启邮筒的频率收信,投递进邮筒完全赶得上此次班列。

来到会场后,唐植桐发现自己是为数不多的自行前来的几位参会者之一。

很多参会人员都是以单位或系统为单元集体前来的,很有组织性。

参会的座次是很有讲究的,现在虽然条件差一点,没有摆出席位卡,但人为的根据所属系统的不同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

唐植桐有点犯难,自己恐怕是唯一一个不在文教卫体范围内前来参会的代表吧?

“小唐,来,这边。”会场里灯火通明,唐植桐正愣着不知道往哪边坐的时候,就听到罗清泉喊自己。

“罗叔叔好。”唐植桐如释重负,终于不用在众多的区域里找邮政所属的方队了,估计这次会议就没给邮政留位置。

“还是文文会打扮人,今天很精神。”罗清泉呵呵一笑,拍拍唐植桐的胳膊,带着他走向卫生系统所在的区域。

唐植桐在人群中看到了王波,朝他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待随着罗清泉坐定后,罗清泉就开口问道保温箱的进展,在得知保温箱已经试制成功后,罗清泉很高兴。

“罗叔叔,那个鸡血疗法的验证有进展吗?”会议还没有开始,四周乱糟糟的,刚进会场的正在找座位,已经坐定的则拉着相熟的人聊天,唐植桐凑近罗清泉,轻声问道。

“有啊,就是进展不大。”罗清泉笑着回应唐植桐的同时,还不忘朝他挤挤眼。

看到罗清泉这副模样,唐植桐就放心了,估计这项验证在接下来几年里都不会有太大的进展。

目前《手册》已经发往全国,等有志青年自学有成后,鸡血疗法就没有了推广空间,很nice!

这个时间不会太短,但也不会太长,唐植桐估计得有个两三年的时间,到时候沪县那边就是想推广,也找不到信众了吧?

对于这个结果,唐植桐很满意。

“老叶昨天给我打电话,说你有个合作医疗的想法?”虽然两人在一个城市,但平时各自都有各自的工作,想见一面并不是很容易,所以罗清泉今儿想趁开会的间隙先跟唐植桐了解一下他此次下基层的收获。

“对,是这样的,我发现公社社员那边的医疗保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面对罗清泉,唐植桐很老实,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你这想法不错,待会我找卫生部门的领导先聊聊。会议快开始了,咱们先开会。”罗清泉听完后点点头,抬抬下巴朝主席台那边示意了一下。

唐植桐刚开始还以为罗清泉是示意会议要开始了,但在主持人介绍与会领导后才知道他是在示意卫生部门的领导今儿也来了,正在主席台上坐着。

<divid“pf158121“dataformat“audio“datalazy“fal色“>第813章

今儿的会议级别挺高,来参加的不仅有各行业的主管领导,还有四九城的部分主要领导,而下面坐着的基本都是各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也是此次大会的重点表彰对象。

领导讲完话,下面就是由各行业代表上台发言作报告。

在做报告的代表中,唐植桐发现个熟人,自己认识他,他不认识自己的那种。

人家目前是建筑公司木工青年突击队队长,也是bj建工业余学院的大学生。

听了报告,唐植桐挺佩服的,人家敢想敢干,自创一套“木工简易计算法”,革了鲁班爷的命,解决了木工行业做活先放样的常规,既避免了木材的浪费,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看来今儿这会议并非只有自己一个不属于文教卫体系统而参会的。

上面讲的慷慨激昂,下面听得专注认真,有的还在奋笔疾书,记录着报告中的闪光点。

一上午时间本就不多,四位代表讲完后,就到了唐植桐心心念念的午餐环节。

凭参会证就餐,不收粮票。

午餐四菜一汤,数量上中规中矩,不过放在眼下却是实打实的好伙食,四个菜中有一个是生米。

在夹完其他菜中的肉后,生米就成了众人重点照顾对象。

这边食堂也贼,有汤却暂时没给汤匙,吃生米要靠筷子一个一个的夹。

唐植桐这桌还好,大家还顾着体面,一个一个的夹,但有的桌已经开始下手抓,不过大家都比较有数,不会多抓,总得给别人留点吧?

其他桌见有人下手,有的就开始有样学样,有的则体面一点,端起盘子用筷子将生米分成八份,分别倒进每个人的碗中。

唐植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叹口气,这只是饥饿的身体对油脂的本能反应罢了。

生米一直是国家统购统销的重要油料,只不过在58年之前管的没有那么严格,当时的收购价也不算高,一斤生仁只有两毛钱。

与生米同一个待遇的还有葵子、芝麻。

今年生仁、芝麻的收购价水涨船高,生仁飙升到了0.281元/斤,芝麻则由58年的0.2754元/斤涨到了今年的0.3062元/斤。

这价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年增长,但管制却是越来越严格了。

58年的时候,整个四九城生、葵子的年供货量在200吨左右,按人口400万计算,人均每年消费0.1斤。

而今年,供应情况更加堪忧。

对于很多普通百姓来说,因为平日里副食品店极少供应,这些东西一年到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买上一点尝尝,所以才有“一年吃一回”的说法。

“下个月的群英会,你要不要上去讲讲?”午饭后,休息的间隙里,罗清泉问道。

这次的会议明显已经来不及安排了,不过下个月全国群英会还有操作的空间,赤脚医生眼下正受关注,全国群英会是有赤脚医生代表发言的。

这次市里的会议只是全国群英会的预演,讲得好的,有机会在下个月会议上继续讲,讲的不好的,要么改稿子,要么被淘汰。

对于这次赤脚医生代表上去作报告,刚开始罗清泉是提议让唐植桐去的,不过被叶志娟给否了,叶志娟觉得这种机会得让真正扎根农村的有志青年上,而不是让一个邮政系统兼职的编委会成员上。

对此,大多数人都是支持的,于是作罢。

不过上午开会的时候,罗清泉注意到唐植桐听青年突击队队长作报告听的专注,还以为唐植桐也起了向往之心,年轻人嘛,谁不曾幻想过出风头?

“不不不,谢谢罗叔叔,我才疏学浅,安安静静的在下面听听就行。”唐植桐连连摆手,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唯恐避之不及的拒绝道。

之前没人提这茬,唐植桐就没准备,现在就更不准备去了。

刚才他可是看到了举着相机拍照的记者,今天的会议闹不好会上报纸,更何况下个月的群英会?

秦某人刚跟他的主子泄露了自己的存在,好不容易火力被科委那边吸引住,自己这时候再出风头,生怕被找不到是吧?

“你呀,年纪轻轻的没点朝气,乍一看上去跟我这个糟老头子似的。”罗清泉笑笑,没再强求,为了唐植桐,他能跟会务组提议换人,行得通,但整个过程也有些麻烦。

唐植桐嘿嘿一笑,默认了罗清泉的说法。

若不是有小王同学在,唐植桐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是个老头子,但谁家老头子战力那么强?

下午会议继续,依旧是代表作报告。

唐植桐这次看到王波站在了主席台上。

王波今天没有穿在家常穿的那身,一身这年头常见却不显然的青色常服,衣服上没有褶子,明显是熨烫过,很是得体。

王波的声音略带颤抖,可以听出他非常紧张,不过好在没有打磕绊,整个过程还算流畅,后面更是渐入佳境。

“罗叔叔,这稿子是他自己写的?”一阵掌声过后,唐植桐悄悄地问罗清泉。

“初稿肯定要自己写,后面卫生口和会务组都会审核。”罗清泉明显是知道流程的。

“嘿,这稿子写的不错,水平挺高。”唐植桐心中了然,夸了一句。

稿子的事情,跟王波见面的时候,王波一句话都没提,唐植桐也没想到他能作为代表作报告。

依唐植桐对王波的印象,他是写不出这么深刻、朴实的演讲稿的,保不齐是颜雄飞给他在后面操刀准备的。

不管怎么说,王波这下子算是出人头地了,有望在下个月的会议上崭露头角,以后找媳妇是不成问题了,就怕一家人挑了眼。

这一下午基本上都在听报告与掌声中度过,下午散会晚了一些,散会直接进入晚餐环节。

晚餐的伙食比午餐要好上一些,不光吃,还有酒,更有主要领导组团敬酒。

对此,唐植桐是相当意外的,不是代表们轮流去找领导敬酒,而是领导端着酒杯挨桌向代表们敬酒!

(本章完)


上一章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