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第八十三章 送行与准备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八十三章 送行与准备

第八十三章 送行与准备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 历史 | 两晋隋唐 | 孤独麦客 | 晋末长剑 


正旦之后,太平无事。

直到二月中旬,邵勋象征性地来到偃师,帮一户出征的禁军家庭忙完了春耕,然后便是送四子虎头离京了。

邵裕身边又多了三百余人,基本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出于种种原因,愿意跟着去辽东。

少府派出了相当人手及近千辆牛车,载满了各色物资。

官吏们在一旁清点着,邵勋、太子邵瑾、齐王邵璋及虎头四人面带微笑,在驿道上慢慢走着。

气氛看起来不错,但实情如何,就难以知晓了。

王惠风没来送。或许因为王景风的离世,她心情不好,故冬天得了场病,近日一直卧床。

马邑公主邵霓、驸马朱竞以及巴公邵珂、夫人何氏四人稍稍落在后面,与齐王妃刘氏、燕王妃糜氏一起,默契地把空间让了出来。

路很长,但终究有尽头。

走出去二三里地后,邵裕回身行了一礼,道:「阿爷、大兄、六弟,就送到这里吧。」

邵勋停下了脚步,看着东边的天际,没说什么,只替儿子理了理衣袍,道:「去了辽东,勿要多想,踏踏实实安民治军。」

「是。」邵裕轻声应道。

「今年青州还会有六十万斛粮北运。」邵勋说道:「十一县可能自给?」

「去岁已能大体自给,今岁若无大灾,定能自给。」邵裕回道。

「我料也差不多。」邵勋说道:「好几年了,早该自给了。」

邵裕点了点头,道:「实在是儿稍稍有些贪心,这几年大力开垦荒地,又营建城池、屋宇,还用粮食换牲畜,不然去年就自给了。」

「好好做。」邵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开垦的荒地,将来总会有回报的。今年有什么计划。」

「修道路、疏浚河道、开挖灌渠,此外便是操练兵士了。」邵裕回道。

「修路是应该的。」邵勋沉吟了下,道:「优先修建岩至西安平的驿道。为父已行文平州,

着乐浪、带方二郡征发百姓,修建通往鸭录水的官道,将来就和辽东的这条路隔河相望,接上了。」

邵裕没有过于惊讶,点头答应了。

齐王邵璋看了一眼四弟,以目示意,似乎在说去了平州再联络。他是刺史,自然可以调动平州诸郡的人力物力。

见父亲没再说什么后,太子邵瑾上前一步,握着邵裕的手,道:「四兄,去了辽东,远隔万里,可多多书信往来,以解弟之思念。」

邵裕嗯了一声,道:「六弟,好好陪着阿爷。」

「我会的。」邵瑾诚恳道:「辽东若缺什么,径遣人讨要便是。弟定派人采买,送往辽东。」

「六弟费心了。」邵裕松开太子的手,向后方走了七八步。

「兄长。」邵宽、邵珂二人迎了上来。

邵霓眼圈红着,似乎哭过。

邵珂则走上前去,握住邵裕的手,道:「兄长,我这些年货殖赚了些钱,送了些礼物给你,万勿推辞。」

邵裕顺着九弟的目光看了过去,却见数十辆骤车正驶过来,车上满载绫罗绸缎、笔墨纸砚,另外还有一些书籍、香药、瓷器、药材之类的物事,装得满满当当,显然是下血本了。

他轻轻叹了口气,没推辞,只叮嘱道:「照顾好姨母,我一一可能不回来了。」

「好。」邵珂的声音有些哽咽。

邵裕又和朱竞说了几句,然后便来到王妃糜氏身前,道:「让嘉禾去道个别。」

糜氏点了点头,让侍婢牵来已经八岁的王世子,一家三口向邵勋走去。

邵勋远远看到了孙子,走近几步,一把抱了起来,问道:「方才为何躲着阿翁?」

嘉禾擦了擦眼睛,道:「我怕舍不得阿翁。」

邵勋闻言,有些恍惚,然后轻轻摸着孙儿的脸,道:「阿翁也舍不得你。不过一一你有自己的路要走,现在分别是为了你好。记住阿翁的样子,永远不要忘记。」

嘉禾愣愣地看向邵勋,看得很仔细,似乎真的要把他的模样牢牢记住一般。

感受到孙子真挚的情感,邵勋干脆抱着他,继续往前走,口中说道:「再送你们一程。」

送走四子后,三月初,便是长子金刀赴任平州刺史的时候了。

乐岚姬这两年身体还算不错。其实没别的原因,大概就是她心态好。

邵勋抵达嘉福殿的时候,乐岚姬亲手采摘了一些鲜花,插在瓷瓶之中。

书房、卧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各项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亲手编织的锦缎上花鸟鱼虫栩栩如生,甚至还有仕女于月下畅游的图景,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

「这么说,就金刀一人孤身赴任?」乐岚姬打开一扇窗户,让明媚的春光透射而入,问道。

邵勋看了眼儿子,道:「就他一人。」

「阿娘,孩儿们还小,舟车劳顿颇为不便,不如让他们留在京中,多多陪你。」邵璋说道。

乐岚姬嗯了一声,然后坐到父子二人面前。

她的目光很温和,但却给人一种看穿一切的感觉。

父子二人面面相。

「在平州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三年?」乐岚姬问道。

「唔,先干上一两年吧。」邵勋说道:「熟悉下民情,锻炼下本领,待府库充盈、民情大悦之后,再行委以重任。」

「南阳乐氏那边要准备什么么?」乐岚姬又问道。

父子二人惊讶地对视了一眼。

邵勋无奈一笑,道:「不急。」

「阿娘,你」邵璋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乐岚姬轻叹一声,道:「我不是王景风,什么都不管。虽居于宫中,总还知道一些事情。金刀,你心中有数就好。阿娘在南阳也没几个故人了,有些事宜早不宜迟。」

乐氏三兄弟中,乐凯还活着,任充州刺史,老三乐谟也在,任田曹尚书,老二乐肇却已经去世了。

考虑到乐凯、乐谟兄弟的年纪,有些事确实该趁着他们还在的时候做好准备。

「先在棘城好好干个一两年吧。」见乐岚姬把话说开了,邵勋也不再隐瞒,说道:「念柳至高昌还不满两年,又是战争,又是招抚,又是分田,又是屯垦,事务繁忙。今年大概都没法自收自支,明年也够呛,待西边事了,一切走上正轨之后,金刀再行之藩吧。乐浪、带方二郡可提前做好准备,这两年先征发本地百姓修城池、驿道、海浦,朕还会派一些武学生、太学生东行,开办学校,教化土人。待一切妥当之后,金刀在就藩不迟。」

「阿爷,儿前年遣人在列口买了块地,营建庄园、货栈,以利货殖,今岁可增派人手过去么?

」邵璋问道。

「列口?汉武帝时杨仆登陆之处?」邵勋问道。

「正是。」邵璋回道。

「你是平州刺史,自己做主便是。再者,这是你的私产,想怎么打理就怎么打理。」邵勋说道他知道列口这个地方,乃后世大同江入海口,地属带方郡。汉武帝时期,楼船将军杨仆率七千兵在此登陆,攻打卫满朝鲜。

就这个时代来说,其实是一处相当不错的港口了。只不过,跨越黄海抵达东莱的危险性,可比从东莱到辽东之间那过家家一般的航海大多了。

这个港口能不能有效利用起来,还是个问题呢。

「你在幽州做的买卖,可以在两年内逐步收摊了。」邵勋说道:「手头的钱绢可以慢慢换成用得上的东西。免得仓促采买,物价腾贵,白白吃亏。」

「儿知道了。」邵璋说道。

「你那个庄园是做什么的?买卖?」邵勋问道。

「是。」邵璋回道:「主要是用来存放毛皮、珍珠、海货、药材、金沙、山野货的。一年之中慢慢收,免得为人坐地起价。收完就运回幽州。」

「怎么运的?」

「少部分陆运,大部分海运。沉了两条船后,就大部分陆运,海运为辅了。」邵璋说道:「甫一从海运改为陆运,几乎就不赚什么钱了。儿想了想,今后还是得海运。」

「没开垦农田?」

「开了十余顷,所得供庄园上下啖食耳,所余不多。」

「什么人在种地?」

「阿爷,我那个庄园有三百人上下,大部分是老弱妇孺,都是商队之人的家眷。地就是由他们耕种的。」邵璋说道:「商队共有七十人,皆精壮之士,儿在河北招募的。他们主要前往山中相熟的溅部落做买卖。」

乐浪、带方二郡西部沿海是平原,东部就是山区了,溅貊人就生活在那里,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着。

邵勋仔细想了想,怎么觉得大郎的这个庄园像是武装殖民商站?

当然,这小子其实只是想做生意,积累钱财,为将来就藩做好准备,并没有更深远的谋划。

不过,出于路径依赖,他将来多半还是会在二郡山区开设商站,搜刮当地特产,卖到中原赚钱。

这是好是坏,邵勋都难以判断了。

「对貊部落,以大兵临之,以货殖诱之的同时,还得推行教化。」邵勋说道:「不可偏废。」

「是。」邵璋认真地点了点头。

邵勋又沉思了一下。

历史上这些部落,朝鲜人也花了不少力气同化,效果显著。总体而言,在同化野蛮人这件事上,朝鲜人的效率比中原王朝高多了,大概是因为他们离得近,花费力气大,政府重视,对各种政策反馈能及时作出调整,故效率较高。

金刀就藩后,同化蛮夷肯定是首要工作,希望效率能高一些吧。

「中午在这用饭呢?」耳边突然响起了乐岚姬的声音。

邵勋抬起头来,有些迟疑。

乐岚姬上前,一把挽住他的手臂。

「也好。」邵勋笑了笑,点头应允了。


上一章  |  晋末长剑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