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第1662章 投名状与最后通牒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科幻>>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列表 >> 第1662章 投名状与最后通牒

第1662章 投名状与最后通牒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 科幻 | 超级科技 | 十月廿二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其他小说


加州,帕洛阿尔托,特斯拉设计中心顶层办公室。

厚重的遮光帘隔绝了加州的阳光,室内只亮着一盏阅读灯。

埃隆·马斯克深陷在宽大的办公椅中,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信标”国际空间枢纽计划的官方技术白皮书全文,以及XS1空间核反应堆的参数说明。

那是一个个令人心悸的数字:兆瓦级持续电力输出、不少于10年设计寿命、强辐射环境自主运维能力、模块化可扩展结构……

每一个参数都在冲击着他的眼球。

很明显,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太空站。

或者说,马斯克几乎可以肯定,这项基础在研发之初就瞄准了给外星基地供能的目标。

至于XS1,只是当前条件下做出的阶段性选择而已。

“火星基地……”

这个想法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燃起。

在SpaceX雄心勃勃的火星殖民愿景中,最核心的瓶颈有二。

其一是如何在火星表面或星际飞船内建立可靠、强大的持久能源。

他设想过大型太阳能阵列、想过核裂变电池……但从未敢设想在短期内将如此大功率的空间核反应堆实用化,并送入深空轨道。

而如果XS1能在拉格朗日点上维持正常工作,那么在火星表面肯定更没问题。

其二就是如何把大量设备和材料从地球运往火星。

如果采用传统的地火转移轨道,那么无疑需要一种运载能力超越土星5和能源号的、前所未有的超级火箭。

即便是马斯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条技术路线的风险很大。

原本他还有信心重复猎鹰火箭的发展路线,逐步通过以打代测的方式完善技术。

但特斯拉近期遭受的重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然,如果推动SpaceX上市,那么或许仍然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

可那同时也意味着他对于企业的掌控力下降。

其它资本,甚至是NASA,可未必愿意陪着他去玩火星殖民。

而现在,眼前似乎出现了另一种可能……

“他们竟然真的做成了……”马斯克喃喃自语,“这可比我的火星城计划……还要疯狂!”

这里的“疯狂”当然不是贬义而是一种对极致工程野心的承认。

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NASA近年来的表现:国会预算的争吵不休导致深空探索计划步履蹒跚、屡屡延期;

下一代大推力火箭SLS深陷成本超支和进度拖延的泥潭,被戏称为“国会山就业计划”;

决策层在波音、洛马等传统航天巨头的游说下显得优柔寡断,在可重复使用火箭等颠覆性技术路线上反应迟缓……

NASA曾经的开拓者精神,似乎正在被官僚主义和既得利益所侵蚀。

与华夏在“信标”计划中展现出的决断力、执行力和技术魄力相比,NASA显得暮气沉沉,保守而缺乏想象力。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变得无比清晰:未来的钥匙,不在硅谷,更不在当下的华盛顿,而是在太平洋的对岸。

不仅特斯拉的生死存亡需要华夏市场和新材料,SpaceX的星辰大海梦想,或许也需要一个新的支点。

他猛地坐直身体,眼神重新变得果决。

他拿起一部经过特殊加密、只连接公司内部网络的卫星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是我。立刻来我办公室,带上‘黑匣子’。”他的声音低沉而急促。

片刻后,一位表情精干、沉默寡言的亲信推门而入,将一个外观普通、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加密存储设备放在马斯克桌上。

马斯克没有任何废话,口述指令,声音压得极低:

“记录加密备忘录,仅限单次读取。”

“确认在华超级工厂计划升级:投资额上限提升至15亿美元,如果获得批准,那么下一代无极耳电池的全套量产线及其核心工艺研发团队,都将优先部署于华夏工厂。同步转移部分硅碳材料的中试研发线。”

“技术合作意向:在可重复火箭着陆回收技术及星链低轨通信系统与地面信关站频谱兼容协调领域,探讨在特定框架和监管下进行数据交换与技术协作的可能性,强调我方诚意。”

“还有……”

说到这里,马斯克突然停下。

紧接着,按下了“黑匣子”侧面的抹除键。

“不行。”他摇了摇头,看向对面亲信那带着些疑惑的眼睛,“或许我应该亲自去一趟……”

就在马斯克准备这份危险的“投名状”之时。

华盛顿。

白宫战情室。

巨大的电子态势图上,“信标”空间站和XS1的图标被高亮标注,同时出现的还有它们预计被部署的位置——

地月拉格朗日L4点。

理论上,这类中継基地的完美部署点只有两个,属于最最稀有的轨道资源。

一旦被对手抢先,很可能意味着在可见未来内,都没有重新追上的机会。

奥观海坐在长桌主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正在听取了一场由科技顾问委员会主任、国家情报总监(DNI)、NASA局长以及数位其它核心成员进行的绝密汇报。

“阁下。”首席科学顾问阿蒂拉·霍尔德指着屏幕上XS1的参数,“基于目前所能获得的情报分析,华夏的XS1空间核反应堆在设计功率、功率密度、可靠性和在轨自主运行能力方面,均已实质性超越我们当前任何在研或已部署的空间能源系统,其技术成熟度之高,足以支撑其宣称的两年内发射时间表。”

“可他们是怎么悄无声息搞出这种技术的?”奥观海语气中满是不解。

“现在回看,他们应该是把测试隐藏在了多个有其他用途的项目之下。”霍尔德回答道,“比如之前在荷兰高通量核反应堆进行的测试,当时的分析认为主要目标是氚增值模块,还有三年前华夏突然新建的一座验证堆,之前也一直被认为是用于同位素生产。”

“所以是情报方面出了问题?”奥观海眼神不善地看向旁边的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

“也不能这么说。”霍尔德赶紧摇头,她可不愿意在这种场合得罪同僚,“之前分析中提到的用途肯定是真实存在的,华夏人很擅长这种一石二鸟的策略,而在没有其它线索的情况下,也没办法凭空得出结论。”

刚刚被提到名字的克拉珀也紧接着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信标’整体设计理念极具前瞻性,一旦其核心舱段在L4点完成部署并初步运行,他们将获得无可争议的地月空间战略制高点。其具备的在轨燃料加注、航天器维修升级、深空任务中转指挥能力,足以使其成为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深空探索活动的唯一枢纽和规则制定者。”

“我们评估,这将为对手带来至少20年以上的决定性战略优势期,削弱我们的全球科技领导地位,甚至……彻底将我们边缘化。”

NASA局长面色灰败,沉默地点了点头,默认了技术评估的结论。

战情室内一片死寂只有设备低沉的运行声。

奥观海眼神中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熄灭。

原本,他偶尔还会考虑,自己发起技术禁令的决定是否过于仓促。

但现在,情况已经非常明确。

对方取自己而代之的野心从未改变。

之前的一系列遏制动作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

但无论如何,绝不能让这种地位转变发生在自己任上。

想到这里,他眼神一凛,目光中闪过冰冷的决绝。

“先生们,女士们,形势已经无比清晰。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竞争,这是对我们全球领导地位最根本、最迫在眉睫的挑战!”

他的声音极其坚决:

“现在,是阻止这一切发生的最后窗口期!我们必须,也必然,采取最果断的行动!”

他转向身旁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立刻起草一条行政命令,向所有盟国,以及所有我们视为伙伴、或依赖我们安全保证与经济体系的国家,发出最高等级的外交照会!”

汤姆·多尼伦迅速记录着要点。

“核心内容是:”

“第一,严正要求:所有接收国必须承诺,绝不参与‘信标’国际空间枢纽计划。这包括但不限于:不提交任何形式的合作提案、不提供任何资金或物资支持、不允许本国科研机构或企业参与其研发建设、不派遣人员参与其相关活动。”

“第二,任何国家,若违反上述要求,或被发现以任何形式暗中支持该计划,将被视为蓄意损害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第三,对于此类国家,将立即启动程序,终止与其在关键战略科技领域的所有合作项目,同时根据《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其施加贸易、金融与科技禁令,包括但不限于冻结相关资产、限制关键商品进出口、将其主要金融机构排除在美元清算体系之外、中止一切高科技产品的许可发放……”

奥观海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

“措辞要强硬且清晰、不留任何模糊空间或转圜余地,要让他们明确表态站队!”

听到这一条条近乎疯狂的内容,多尼伦写字的右手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但事到如今,局面已经进入华夏的回合。

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只能期望利用过去的余威以及对盟友的控制,来尽量拖延对方的步伐。

“立刻去办!”奥观海斩钉截铁地下令,声音在密闭的战情室内回荡。

这份史无前例的、强制进行“二选一”的最后通牒,就像一颗在星系中引爆的超新星,瞬间将本已紧张至极的世界局势,推向了全面摊牌的悬崖边缘。


上一章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