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付诸于武力解决都不符合赵孝骞的计划。
兵法都说过,攻城是下策。
可现在赵孝骞不得不选择攻破汴京,因为他的计划里出现了曾布这个变数。
驻扎在汴京城外的燕云大军突然发动了,十万大军分成四个部分,其中两支绕过城墙,直奔北面和东面发起佯攻,一支在西面发起实攻,而赵孝骞则独自领一师居中策应,顺便拦截城外的上三军。
午时,汴京城的城门仍未打开,百姓和商人已不敢说什么。
现在这个情势,瞎子都看出来要出大事了,没人再敢催促禁军开城门。
种建中和宗泽各率一万兵马,来到汴京北面和东面的城墙下,随着战鼓隆隆,大军列阵而进,后方有条不紊地准备云梯,登云车等攻城器具。
两面城楼的守军见状大惊,慌忙禀报将领,将领层层上报,坐镇殿前司官署的曾布立马下令,调集城内守军分赴北面和东面,坚守汴京。
于是城内大量禁军纷纷朝北面和东面涌去,他们登上城楼,准备守城的巨石,滚木,火油等物。
与此同时,宗泽率三万兵马默默地计算另外两面佯攻的进度,约莫一个时辰后,宗泽终于下令擂鼓。
他这一支,才是攻破汴京城门的主力。
“把红衣大炮拉出来,对准城门!”宗泽大吼。
一个战争的新时代,已然悄悄代替了旧时代。
汴京的守军想不到,如今的攻城与守城,已经不需要用将士们的人命去填了。
打破城门,只需要几发炮弹的事。
一百门红衣大炮装在车轮上,扯掉了蒙在外面的油纸,露出黑色的炮口,对准了汴京的西城金耀门。
金耀门的城楼上,守军将士好奇地看着城外两里外并排列好的一百门奇形怪状的东西,互相窃窃议论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与城墙相隔两里,看起来毫无威胁的样子,可不知为何,守军将士却偏偏感到有些发怵,一股来自本能的畏惧悄然占据了将士们的心。
宗泽看着前方紧闭的城门,以及身后蠢蠢欲动的燕云将士们,缓缓道:“城门破了之后,记住马上占领殿前司和枢密院,活捉赵佶和曾布,最后包围延福宫。”
“进城之后不准杀戮平民,不准抢掠财物,违者立斩。”
说完宗泽深吸了口气,突然放声大喝道:“擂鼓,攻城!”
身前操练已久的炮手们立马点燃了引线,一阵滋滋的声音后,百门大炮一齐发出怒吼,轰的一阵巨响,地面一阵摇晃。
汴京的金耀门眨眼之间竟被轰成了碎渣,巨大的冲击力和穿透力将城门甬道内的禁军将士也轰成了渣。
这一轮齐射,不仅城楼上的守军惊呆了,就连燕云将士自己也惊呆了。
没人能想到,殿下造出的火炮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以往那些靠攀爬城墙,浴血厮杀,靠人命往城墙上填的攻城战算什么?
守军胆寒,燕云将士兴奋,宗泽站在中军,看着一轮齐射的效果,激动得捋下了几根胡须,两眼大放光亮。
“不愧是殿下,这等神器,可灭国矣!”宗泽喃喃道。
“传令将士,冲进城门,活捉赵佶和曾布!”宗泽大声喝道。
三万燕云将士轰应,在将领的指挥下,各成建制地朝城门冲去。
城楼上的守军已完全乱了分寸,他们以为必有一场激烈的城池攻防战,没想到那种黑洞洞的火器竟如此厉害,隔着两里外便轻易把城门轰成了渣。
这仗还怎么打?
燕云大军进了城,谁能挡得住?
人家可是骁勇的百战边军,战力和素质根本不是汴京这些吃太平粮的禁军可比的。
黑色的人潮汹涌地冲进城门,那股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仅仅只是看着就让人打从心底里胆寒,更别提抵抗了。
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汴京的守军终究比燕云大军差了太多。
许多守军突然扔下兵器,掉头就跑。
当然,也有许多守军将士握紧了兵器,无畏地朝涌进城门的燕云将士迎了上去。
“反贼当诛!何人与我赴死?”一名守军将领挥剑大呼。
涌进城内的燕云大军端起了枪,首先朝迎上来的守军来了一轮齐射,无数守军倒地后,一名燕云将领突然大声道:“我等奉太后懿旨入城平叛,赵佶和曾布夺取殿前司兵权,他们反了!”
“尔等无辜,不可受乱命,而致犯下大错,你们想当叛贼的同党吗?”燕云将领厉声喝道。
双方激烈的战斗本来要开始了,但随着这一声暴喝,双方将士不自觉地停下了动作,守军将士一脸惊疑地望向自己的将领。
守军将领一脸错愕,但随即狠狠咬牙,怒道:“不要听他们妖言惑众,他们就是反贼,杀——!”
话音刚落,一声枪响,守军将领被燕云军中潜伏的神枪手击中了额头,将领的额头多了一个血洞,睁大了双眼轰然倒地。
燕云将领上前一步,盯着守军将士大声道:“老子再说一次,我们不是反贼,是奉了太后懿旨进城平叛的!反贼是赵佶和曾布,尔等马上放下兵器,算你们阵前立功,否则,杀无赦!”
身后的燕云将士异口同声齐喝:“杀!”
一个“杀”字震彻云霄,浓烈的杀气席卷而来,许多胆怯的守军将士吓得情不自禁地后退,右手仿佛不受控制似的松开,兵器锵然落地。
延福宫。
上午时分,一支禁军受殿前司调令,突然闯进了宫门内,接管了禁宫的防务,原来的宫中禁军班直被集结起来,调往集英殿看管。
统领这支禁军的人,赫然竟是赵佶。
随着曾布这个变数,汴京风云再变,曾布夺取兵权后,赵佶绝望的人生终于又有了一线曙光。
得到曾布和殿前司兵马支持的赵佶,兴奋得形如癫狂,显得有些歇斯底里。
他马上从曾布手里要了一支兵马,直奔延福宫。
昨日在登基大典上狠狠栽了跟头后,赵佶成长了,学聪明了。
帝王天生就应该绝情断义,绝不能相信任何人,以往他太愚蠢,错误地以为同盟能够长久,于是才错误地相信了太后和赵孝骞。
昨日太后当着群臣的面公然背刺,而城外的十万燕云大军更是赵孝骞私下擅自调动,明显是为了推翻他而来,而且是早有预谋,处心积虑。
盟友啊,人心怎能肮脏到这个地步!
栽了人生中最大的跟头后,赵佶成长了,他悟了。
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了转机,赵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宫闱,拿下太后。
从昨日的变故来看,太后对继承皇位者有着不小的话语权,她的态度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朝臣的决策。
随着禁军走进皇宫,赵佶的表情一直很不正常。
那是一种充满了疯癫和病态的表情,两眼赤红仿佛要吃人,嘴里却不时发出嘿嘿的怪笑声,看起来像个穷途末路的大反派。
他的身上穿着一袭皇帝冕服,头带十二垂旒的帝冠,俨然一副新登基的皇帝打扮。
曾布冲破端王府,将他救出来后,赵佶便重新穿上了这身黄袍。
黄袍是他的命,是他的夙愿,是他毕生想要拥有的东西。
重新踏进熟悉的延福宫,赵佶站在空荡荡的大庆殿前的广场,突然嘶声大吼。
“找出太后,要活的!朕要扇这个贱人巴掌,贱人!贱人!”
后宫拱宸门旁一道围墙下。
赵颢正努力撅着臃肿的屁股,努力趴在梯子上往外爬。
向太后一身宫女装扮,站在下方仰头看着赵颢努力爬梯子的模样,尽管当前情势危急,可她还是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这个努力到让人心疼的胖子,以后居然就是她的男人了。
不知过了多久,赵颢终于爬到了墙头上,围墙的外面,不少人在接应他。
远处的延福宫里,已是一片混乱,听到无数宦官宫女的尖叫声,赵颢和太后都变了脸色。
“赵佶率军进宫了!”赵颢沉声道。
太后也是吓得花容失色,一脸庆幸,然后抬眸感激地看着骑在墙头上的赵颢。
若不是他,此刻她恐怕已落在赵佶的手中,那将是何等的下场,太后简直都不敢想。
半夜时分,赵颢便察觉城里情况不对了。
登基大典后,赵佶被押入端王府,由禁军看管。
但赵颢不可能如此放心禁军,他在端王府外布下了眼线严密监控端王府的动静。
父子俩都清楚,赵佶是个祸害,这个祸害必须除掉,但不能是现在,毕竟事还未成,杀了赵佶肯定会反噬己身。
半夜时分,赵颢便听到手下禀报,曾布杀了韩颂,夺取了殿前司的兵权。
听到这个消息,赵颢狂扇了自己好几个嘴巴。
登基大典时他偷偷溜出去,就是为了抓捕曾布,谁知还是没抓到,现在终究酿成了大祸。
后来大清早,曾布率兵闯入了端王府,赵颢当时就知不妙,立马从拱宸门进了宫,悄悄来到庆寿殿,强势令太后换上宫女的衣裳,将她接应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