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论政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论政

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论政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贼眉鼠眼 | 世子稳重点 


要了解疾苦,必须置身于疾苦。

佛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古代的官员太享福了,以至于他们忘了什么叫人间疾苦。

坐在官署的位子上,突然灵光一闪,脑袋一拍,这个政策不错,肯定适合百姓,于是政策出炉,洋洋得意以为百姓会对他歌功颂德。

新政太多想当然的条款,赵孝骞认真地逐条看过,里面的漏洞不少。

它是站在汴京朝堂的角度颁下的政策,可他们却忘了,这些政策落实到地方上,地方官员为了私利,会歪曲,会强制,会用各种手段钻新政的漏洞,从而肥了自己的口袋。

千里为官只求财,有漏洞的新政就像一座金山银山摆在面前,稍微动动脑筋,不仅不违法,还能发财,试问天下有几个官员能忍住这样的诱惑?

这就是为什么新政在朝堂上得到一片赞誉,而落实到地方上却一片骂声。

触动了旧官僚和地主权贵阶层的蛋糕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地方官府缺少朝廷的监管,以至于一本好经被和尚念歪了,当然,和尚们也都发财了。

这些问题实实在在摆在赵孝骞面前。

以前的他不闻不问,懒得参与,因为自己的分量不够,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陷入无休无止的党争之中。

可现在,赵孝骞如果登上了皇位,这个问题就不能逃避了。

这座江山是他的,他总不能把它玩坏了。

“新政不能变成被百姓唾骂的恶政,许多新政的条款都需要修改,经济方面,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税法等等,军事方面,保甲法,将兵法,科举方面,三舍法,科改法,专科法等等……”

“这些新法都有改进的地方,未来我们一条条讨论,让下放到民间乡村的官员们回京后唱主戏,我们负责听,这些回京的官员将是参与改进新法的主要成员。”

章惇睁大了眼睛,心中无比震撼。

赵孝骞所列出的需要改进的新法,几乎包含了新法的所有类目条款,也就是说,赵孝骞要把新政的内容从头到尾换一遍,这将是一个极其浩大繁杂且漫长的过程。

赵孝骞不顾章惇的震撼,犹自道:“改进后的新政,首先要圈定某个地方试行,三五年后,民间没有反对的声音,再慢慢推行到大宋全国,章相公,这才是做事的正确态度。”

“然后就是旧党的问题,朝堂党争的问题,改进后的新法经过验证,证明它是成熟的,切实可行的,那么朝中的旧党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原有的主张,融入新党,要么清除出朝堂。”

“我不喜欢内斗内耗,对社稷对国家没有好处,一旦新政实行,举国上下,君臣百姓,都必须统一意识,让新法在大宋各个乡村农户落地生根。”

“最后还有朝廷对地方的监管力度问题,民间对新法的风评问题,士商集团如何约束等问题,这些细节都可以留到日后慢慢讨论,以新政为基础,逐渐出台针对新政漏洞的制衡政策。”

赵孝骞一口气说完,有些口干舌燥,端起酒杯灌了一口酒。

这是他第一次完整第将自己治国的纲领说出来,不算太全面,算是一个总纲,未来大宋数十年的战略方向。

章惇愣愣地看着他,心中愈发震撼。

不得不承认,这份治国纲领很完善,很成熟。

如果照此执行,尽量避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扰和阻挠,最后实现了,那么未来的大宋毫无疑问将成为不逊唐朝贞观和开元的盛世江山。

君臣足以名垂青史,被后人瞻仰赞颂。而未来的大宋,也将达到国力的巅峰,没有之一。

原本因为权力和利益不得不选择与赵孝骞联盟,此刻的章惇却突然对他感到心悦诚服,暗暗庆幸自己站对了队,他真的遇到了一位睿智务实且富有远见的圣明君主。

赵孝骞提出的这些建议,含金量很高,至少在如今这个时代,皇帝和朝廷是不可能让官员下放到乡村基层了解农民疾苦,考核政策利弊的。

但赵孝骞就是提出来了,而且真的打算实行。

大宋的官僚体系很臃肿,冗官冗员现象很严重,最大的毒瘤就是所谓的“寄禄官”,没有实权,不用上班打卡,但朝廷每年还要支出庞大的俸禄供养他们。

若能落实官员下放民间这个政策,或许能顺手把“寄禄官”的问题也解决了,总之就是,有能力者,踏实做事者上位,不作为者罢免。

章惇在心里默默将赵孝骞刚才说的话仔细回味了一遍,突然起身面朝赵孝骞长揖一礼。

“殿下有治国大才,臣心悦诚服,此生愿为殿下驱使。”

赵孝骞颇感意外地看着他,这是章惇第一次在他面前自称“臣”,看来章惇确实已从心底里认同了他这个未来的大宋皇帝。

赵孝骞看着章惇诚挚的表情,语重心长地道:“章相公,国之大事,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就能做成的,任何朝代都不会有这样的英雄,长路漫漫,道阻且长,愿你我同心同德,把这件事做好。”

“臣愿为殿下,为大宋社稷死而后已。”

赵孝骞笑了,主动端起酒杯。

“来,章相公,今晚你我何妨痛饮。”

二人相视一笑,互敬之后仰饮。

搁下酒杯,章惇迅速瞥了一眼赵孝骞面前的酒杯,小心翼翼地道:“殿下莫非欲效秦始皇,崇尚水德以治天下?”

赵孝骞愕然:“啥意思?你从哪里看出我崇尚水德?”

“若非崇尚水德,殿下的酒杯为何还剩一半未饮,……你养鱼呢?”

赵孝骞:“…………”

见识了,文化人骂人真脏。

大庆殿的大礼议仍在如火如荼,讨论越来越激烈。

章惇每天都会派人详细禀报大礼议的细节,今日某人说了什么话,对方阵营又是如何辩驳的,太后的反应如何,旧党的反应如何等等。

还是那句话,领导知不知道是他的事,下属什么都不说,那就是态度问题了,这种人不管在职场上还是官场上,都混不长久的。

就在朝会大礼议最激烈的时候,当日黄昏,楚王府夜宴。

赵孝骞亲自派人送出请柬,邀请两位重要的客人赴府饮宴。

两位客人的年纪都很小,或者说,这俩根本就是未成年。

燕王赵俣,越王赵偲(cai一声)。

赵俣大约十五岁左右,赵偲十二岁,两位王爷都未及冠礼,在旁人的眼中只是个孩子。

简王赵似和端王赵佶比他们大几岁,赵似性格暴躁跋扈,赵佶性格阴鸷狠辣。

相比之下,燕王和越王则老实乖巧了许多,毕竟年岁尚幼,阅历不多,朝堂权谋那些东西他们或许听说过,也被人怂恿过,但他们没资格参与这个游戏。

如今这两位年少的王爷,生活在王府的主要目的就是读书写字,被大儒授课。

今日收到赵孝骞派人送来的请柬,老实说,两位王爷吓得心肝儿都快跳出来了。

没有经过一丝犹豫,二人立马就决定赴宴,而且还要准备丰厚的礼品登门,礼数上不能差了一丝半点。

毕竟以赵孝骞如今举足轻重的分量,他送出去的请柬,天下没人敢拒绝,成王殿下给你脸了,你不能不兜着,不然后果很严重。

此刻赵俣和赵偲坐在楚王府银安殿内,神情紧张忐忑,小心翼翼地垂着头,目不斜视,礼数完美。

赵孝骞倒是显得很亲切,从见面开始就跟二人聊天,闲话家常,大多是赵氏宗族的闲事。

二人显然不是健谈的人,也或许是赵孝骞的名头把他俩震住了,闲聊的过程有点干巴,赵孝骞问一句,他俩答一句,除此一句废话都不敢多说,搞得跟冰井务刑讯犯人似的。

终于,聊到赵孝骞都有些意兴阑珊了,只好讪讪地端杯:“两位,请满饮。”

两位王爷急忙双手碰杯,仰头饮尽。

一口饮下后,两人都愣了,年纪稍大一点的赵俣脱口道:“这怎么不是酒?”

赵孝骞淡淡地道:“当然不是酒,是特意为你们准备的羊奶,下午新鲜挤的。”

赵俣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呃,子安兄长的待客之道果真是……呵,呵呵!新颖得很。”

赵孝骞笑了:“你俩还没成年,也没加冠礼,别什么都学大人,酒这个东西,等你俩成年后再说,对了,你们还没破童男身吧?这事儿……嗯,最好也到成年后再说。”

年纪最小的赵偲一脸懵懂,可能都没听懂啥意思。

年纪稍长的燕王赵俣却面露古怪,脸上浮出几分羞赧之色。

都是男人,赵孝骞一眼就明白了,不由吃惊道:“燕王已不是童男身了?”

赵俣咳了两声,不自在地扭过头去,假装欣赏银安殿内的奢华摆设。

赵孝骞啧啧有声。

毛长齐了吗就破身了,这货才十五岁吧?发育得这么早熟的吗?

想想自己前世十五岁,自觉已经长大成熟,对小孩子喜欢的奥特曼高达什么的嗤之以鼻,只觉得幼稚可笑。

十五岁的大人应该关心什么?

当然应该关心电游厅里的街头霸王游戏选肯还是选春丽,或是拳皇游戏里谁最牛逼。

至于同班同校的女生,呵!一个连必杀炫技“哦哟哏”都发不出来的废物,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上一章  |  世子稳重点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