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六百四十四章 拦路鸣冤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百四十四章 拦路鸣冤

第六百四十四章 拦路鸣冤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作者:高月  分类: 历史 | 两晋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从江阳县视察回来,萧夏刚下船,忽然从民码头那边冲来十几人,每个人都披麻戴孝,跪在地上拼命喊冤,“晋王殿下,我们冤枉啊!冤枉啊!”

虽然这群鸣冤者距离萧夏还有数十步,但还是把萧夏的亲兵们惊出一身冷汗,数十步距离对于军弩根本不算什么?

三十名亲兵纷纷举盾晋王萧夏保护起来,其他亲兵则冲上去将十几名拦路者团团包围。

“不要伤害他们!”

萧夏高声喝令,如果是刺客,早就下手了,他们显然不是刺客。

众亲兵护卫萧夏紧急上了马车,这时,一名老者悲愤大喊道:“殿下是江南百姓的父母,如今江南无辜小民惨遭豪强迫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殿下怎么能无动于衷?”

豪强两个字让萧夏心中动了一下,萧夏看了他一眼,下令道:“把他们都带去我的官署!”

马车疾速而去,几名亲兵上前对一群鸣冤者道:“跟我们走吧!殿下会听你们诉冤,以后不得这样鲁莽了,差点把你们当做刺客。”

一群鸣冤者又惊又喜,那名为首老者含泪道:“我们也是被逼无奈,以后不会鲁莽了!”

士兵带着一群男男女女鸣冤者向晋王官衙走去。

江南道总管府搬去江都后,京口这边只剩下晋王府的四个机构,当然,萧夏也会搬去江都,只是他王府还没有修建完成,目前已经处于收尾阶段,一旦修建完成,他也要返回江都,京口这边最终只留下学校和研究院。

萧夏回到官房休息了片刻,便令道:“把为首的鸣冤人叫来!”

不多时,为首老者被带进来,他跪下行大礼道:“小民陈贵给殿下请安!”

“你们是哪里人?”

“小民是河北平原郡平原县人,前年被安置在宣城郡泾县。”

萧夏这才反应过来,“你是安置难民?”

“正是!”

萧夏点了点头,“你有冤屈为何不找当地官府告状,而跑到京口来拦路告状?”

“殿下,如果当地县里告状有用,如果郡里告状有用,我们就不用几百里跋涉来京口告状了。”

老者从怀里取出一卷黄麻纸,呈上道:“这是一个好心县吏替我们写的状纸,请殿下过目!”

旁边随从接过状纸递给萧夏,萧夏把状纸先放到一边。

“状纸我回头看,你先说说吧!是什么问题?”

“是当地恶霸夺人良田,霸占别人妻子。”

萧夏点点头道:“我给各地的规定是租官田五年,开荒可归己,每丁上限三十亩,超过部分产权归官田,但允许开荒者继续租种。”

“没错,我们都知道,我们一家十二口人,租种了五十亩官田,这点没有问题,然后又自己开荒一百二十亩,完全在每丁三十亩的限定内。”

“等一等!”

萧夏打断他的话问道:“你们一家十二口人,没有分家吗?”

“我带着三个儿子和女儿女婿一家逃难过来,三个儿子都成年,但官府没有要求我们分家,我们也是逃难路上被欺负怕了,就想一个大家族住在一起。”

萧夏眉头皱起,自己可是以晋王令的方式明确要求难民分家,怎么泾县官府不执行自己的规定?

“你接着说吧!”

老人又继续道:“小人一家开荒的时候县里派人来看过,也认可一百二十亩是荒地,我们去年冬天种了一百二十亩的小麦,眼看就要收获了,忽然村里豪强王家跳出来,说我们开垦的荒地是他家的,还拿出地契,如果开荒之时他们站出来阻止,我们也就算了,可官府已经认可,我们种了两年粮食,荒地变成熟地,今年小麦眼看就要收获,他才站出来说是他家的土地,把我们赶走。”

萧夏淡淡道:“这种做法确实很不地道,按照规定,他应该补偿你们,至少这一季粮食归你们。”

“殿下,如果只是土地问题,我们就忍了,我和对方谈判,最后他们同意这一季粮食归我们,条件是我小儿媳要去他府上做三个月侍女,我们没办法,想想三个月时间不长,就答应了。

结果去做侍女的当天晚上,儿媳就被他们家糟蹋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家用这种恶霸手段已经糟蹋了无数良家妇女,儿媳逃回来,又被他们抓回去,我小儿子恨不过,去找他们论理,被他们放獒犬活活咬死.”

说到这,老者捂着脸泣不成声。

萧夏阴沉着脸问道:“然后呢,县衙怎么说?”

“我们去县衙告状,县衙说我儿子被护院狗咬死,但因为他擅闯民宅在先,判决王家赔我们十贯丧葬钱.”

“你儿媳的事情县里怎么说?”

“县里说我们签的侍女协议中有陪寝条款,是我们自愿,和王家无关!”

说到这,老者恨得砰砰磕头,额头鲜血直流,悲愤交加道:“殿下,他欺我们不识字啊!”

“不识字为什么还签署协议?”

“是村里的保长居中草拟的协议,还念给我们听了一遍,他没有念到陪寝啊!如果当三个月侍女还要陪恶霸睡觉,我们怎么可能答应?”

“你们去郡衙了吗?”

“去了,但郡王不接受我们的状纸,说我们逾界了,要我们回县衙告状,殿下,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

萧夏缓缓道:“我知道了,这个案子我会派人去查,如果属实,一定会严惩不贷!”

老者失声痛哭起来,“殿下要替我们小民做主啊!”

萧夏让手下带他们下去,暂时去难民营居住,重新给他们分配地方。

萧夏当即派人把张云秋找来,张云秋已经搬去对岸江都郡,过了一个时辰,张云秋才赶来。

萧夏把状纸递给他道:“今天有安置难民拦路告状,说他们遭到地方迫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听苦主的叙述,确实很不幸,但从这个案子中,我发现了很多细节问题。

首先,当地官府没有遵从我的命令,将难民分家,一家十二口人还是住在一起,这是官府有问题。

其次订立协议太随意,如果一方不识字,就很容易被侵害,去年就发生了买房被协议坑害事件,这里面有漏洞,以后还会有更多人钻这个漏洞。

第三就是取消巡回刑检制度不妥,会导致官绅勾结,残害平民百姓,百姓有冤无处述说,积累太多就会造反。

第四就是我们的难民安置条款中有漏洞,荒地怎么确定地契,由谁来确定?难民辛辛苦苦开荒种地,粮食要收获了,就有人跳出来说土地是他的,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

我也相信绝不是一起两起了,一定已经很普遍,只是绝大部分人都忍了,就像这家人一样,如果不是因为儿媳被霸占,儿子被打死,他们肯定也认了,刑部司立刻派人去复查此案,如果发现官员有问题,再由监察院出面!”

萧夏也不会完全听信老者的一面之词,直接认定官府有问题,按照规矩来,先查案再查人。

张云秋接过状纸道:“卑职先安排人查案,把案子查清楚,再和殿下协商别的事情。”

“先去查案吧!查完后我们再统一协商,看看怎么解决难民的漏洞问题。”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