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六百四十三章 政务改革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百四十三章 政务改革

第六百四十三章 政务改革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作者:高月  分类: 历史 | 两晋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有了双方的让步,第二轮谈判很快就结束了,双方达成一致。

山东半岛四郡全部交还给朝廷,江南道总管府只保留东莱郡的驻兵权,另外,江南道在东莱郡的军田属于军队所有,官府不得收回,江南道在东莱郡所设难民,官府不得干涉。

这两条红线一划,东莱郡基本上就是维持现状,除了郡、县官员任命权被朝廷收走之外,其实朝廷要的就是吏权,对其他难民、海港、土地之类,朝廷并不感兴趣。

作为对江南道交还山东半岛的回报,朝廷同意将襄阳郡交给江南道总管府管辖。

不过,在第二条谈判中,萧夏为了要十三名技术官员,又同意把襄阳郡的吏权还给朝廷,双方皆大欢喜,

齐郡,鹰扬将军秦琼和新任齐郡通守吐万绪交接了驻防权力,他率领一万军队在父老乡亲欢送下离开齐郡和北海郡,前往东莱郡,他们将在东莱郡乘船返回江南。

程咬金着实有些郁郁不乐,他在北海郡小日子过得很舒坦,整天吃肉喝酒,没事就找手下来赌一把,现在一旦回江南,他的好日子就没有了。

大军抵达文登县,在军营内休息一天,准备第二天上船前往江南了。

程咬金在大帐内找到了秦琼。

“大哥,能不能给晋王殿下说一下,我想到地方上做武官.”

他刚说完,便被秦琼狠狠瞪了一眼,“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北海郡花天酒地,我只恨自己对你太放纵了,从现在开始你必须严格遵守军纪,晋王对军纪要求很严,我不希望你是第一个违反军纪被斩首的将领。”

程咬金脸色刷地变白了,他半晌低声问道:“犯哪些事会被斩首?”

“你连最起码的军纪都不知道?”

程咬金嘟囔道:“以前知道,时间长有点忘记了。”

秦琼怒道:“我现在告诉你,严禁赌博、喝酒、嫖妓,违反者皆斩。”

程咬金一句话说也不出来,如果违反这三条就要被斩首,他都不知死多少回了。

这时,贾务本上前拍拍程咬金肩膀笑道:“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进入战时状态是不允许,但平时还是比较宽松的,军营内虽然不准喝酒、赌博、嫖妓,但轮休时你可以进城,只要正当买卖,你可以去酒楼喝一杯,可以逛一逛青楼,也可以去赌馆里玩一把。”

秦琼叹口气道:“老贾,不要再怂恿他了,他还要成家,娶妻要给财礼,还要买房子,你先问问他,他存下多少钱了?”

贾务本一怔,笑眯眯问道:“老弟,你不会一点积蓄都没有吧?”

程咬金脸红得跟猪肝一样,他整天花天酒地,哪里存得下钱来,不但一文钱积蓄没有,还欠了一屁股赌债。

贾务本立刻明白了,干笑一声道:“你小子好好争取立功机会吧!立大功,拿重赏,你小子就翻身了。”

第二天,秦琼率领军队上船,数十艘大船满载着一万军队返回江都。

同时一起返回的还有十万难民,目前东莱郡还有四十万难民,他们都将陆续运回南方安置,第一批十万难民将安置在江淮七郡。

此时,江都也很热闹,总管府开始搬家了去江都了,当然,萧夏不搬,晋王府依旧留在京口。

与此同时,江南道总管府开始了政务构架改革,在江南道总管府设总管一人,晋王萧夏出任,总管府下面设三个机构,秘书堂、白虎堂和尚书行台院。

尚书行台院下设置吏部司、户部司、刑部司、礼部司、兵部司和工部司等六司,最高官员叫都司,副职为通判。

刘文静出任尚书行台令兼户部司都司,魏征出任吏部司都司,张云秋出任刑部司都司,礼部司由虞世南出任都司,兵部司由裴文安都司,工部司都司由何稠出任。

各职能署隶属于六司,这里面变化最大的是兵部司和工部司。

工部司是新成立的,都司由何稠出任,工部司最大特点是管理所有工匠以及技术署、技术研究院以及工算学院,之前隶属于军部的各军工署、研究局全部归并到工部司下管理。

兵部司也是新成立的,从前的军部被一拆为二,管理职能归兵部司,包括士兵征用、退役、抚恤,还有军校、演武堂、郡兵、屯田、仓库物资、码头、战船、后勤运输等等都归兵部司管理。

军部中的军队和情报被剥离出来,二十万军队和情报司由晋王府下新成立的枢密院掌管,第一任枢密总管由张亮出任,直接听令于晋王。

晋王府下还设立了监察院和内卫安全司,晋王府下就有了五大机构,资政院、秘书院、枢密院、监察院和内卫安全司等四院一司。

这样一来,整个构架就非常清晰明确,就是晋王府和总管府两大官署,其他都没有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就是总管府下面设立三个机构,秘书堂、白虎堂和尚书行台院,其实就分别对应了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但不能这样直接,那就是僭越了,只能说职能相似。

这天上午,萧夏再次巡视了江阳县,江阳县的难民搬走后,又重新进行修缮、整理,完全成了官匠县,生活着四千户官匠,两万人口。

江阳县的城墙早已经建成,有县衙、学校、寺院、城隍庙、军营、校场、菜市、码头等设施。

一条中轴大街两边全是各种店铺,官匠的收入比较高,消费能力也比较强,光酒楼就有十几座,客栈也有五六家。

其他盐铺、米铺、肉铺、酒铺、药铺、布店、成衣店、文具店、杂货店、糕饼店、骡马店、车马行,还有柜坊、乐坊、赌馆、医馆、青楼等等门店,叫卖声此起彼伏,十分喧嚣热闹。

这时,萧夏看见了一家腌菜店,隋朝没有冰箱,腌菜才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主菜,要么自己腌,要么就去买。

掌柜见进来一名官员,他不认识萧夏,连忙陪笑道:“官爷想买点什么?”

“有腌鱼吗?”萧夏笑问道。

“腌鱼有、腊鱼也有!”

“我看看腌鱼!”

掌柜取出一只草袋子,腌鱼都是用草袋装的,萧夏取出腌鱼,仔细看了看,这是正常的腌鱼了,一条鱼用二两盐腌制,不像之前的腌鱼,一条鱼用两斤盐来腌,那其实就是卖盐了。

“这条鱼多少钱?”

“回禀官爷,二十文一条!”

萧夏点点头又问:“盐是哪里来的?”

掌柜连忙抱拳道:“小人店里的腌菜保证用的都是官盐,盐铁署每个月都要来监察审核,小人进货明细写得清清楚楚,有据可查,用私盐要杀头,小人不至于为这点蝇头小利赔上全家的性命。”

萧夏笑了起来,这句话说得好,卖私盐腌菜赚不了几个钱,但代价太沉重,完全得不偿失,没有人会干。

关键是要严禁外地商人来开腌菜连锁店,同时严禁从外地进货。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