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官衙,陈振海立刻派出五六支内卫奔赴周围农村,搜查那些高价买铁器的羌族商人。
在隋朝的生铁管制条例中,汉人可以正常买卖铁器,羌人属于有限制使用铁器,只能向官府购买,铁器有编号备案,如果要买农具,必须把旧农具交回来。
至于西域各国以及草原游牧部落,铁器严禁出口,海外各国也一样禁止输出铁器。
所以有羌人来买汉人的旧铁器,这就是钻了一个空子,属于非常严重的事件。
次日下午,在向西面官道上,几辆骡子拉着麦秸大车缓缓而行。
几名羌人打扮的商人骑马跟随,这时,后面尘土飞扬,一队百余人的骑兵疾奔而来,瞬间奔上前,将五名商人团团包围,举矛对准了他们。
为首羌人故作镇静道:“我们是雅州商人,合法经营,为何要拦截我们?”
内卫校尉冷笑一声,用长矛一挑骡车上麦秸,麦秸挑开,全都是满满一车铁农具。
“这就是你们的合法经营吗?带走!”
内卫士兵一起动手,将五人反手捆绑,用碎布塞住嘴,用黑袋罩住头,把他们塞进几辆大车内,连同五辆骡车一起带回了官衙。
在城外一家客栈内,两百名内卫士兵将客栈团团包围,内卫将领一挥手,内卫们冲了进去,不多时,押出十几名羌商,很快,从他们临时租的仓库里查获了大量旧农具。
陈振海一共派出六支内卫队伍,先后抓住了四伙羌商,共三十余人,缴获旧铁器达数千件。
内卫连夜进行审讯,天快亮时,负责审讯的内卫官员急匆匆找到了陈振海。
“将军,他们不是羌人,是吐蕃人!”
陈振海吓一跳,连忙问道:“怎么发现的?”
“他们大部分人根本不会说羌语,他们之间交流,我们翻译听出是吐蕃语,我们单独审问,他们都承认自己是吐蕃商人,奉命来买铁器,已经买了六千多件,只是来不及运走。”
陈振海脸色变得严峻起来,问道:“审讯记录给我一份!”
他当即写了一份报告,派人以八百里加急方式赶往洛阳送信。
五天后,施孝真收到了巴蜀送来的八百里加急,立刻前来求见天子。
巴蜀内卫这一发现着实让萧夏惊愕,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吐蕃的问题,道理也很简单,没有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拿什么崛起?
这些年大隋将各种战略物资和技术控制得极为严格,就是为了防止历史上唐朝的悲剧重演。
吐蕃居然开始要生铁了,这背后有很多事情了啊!
萧夏已经意识到,这绝不是吐蕃第一次搞生铁,应该是正常的贸易没有,才开始打各种不合法的主意,钻法律的漏洞。
确实有漏洞,官方渠道搞不到生铁,便打个人的主意,相当于迂回购铁,看起来量不大,但如果一直这样延续下去,迟早会集腋成裘,汇小溪成江海。
萧夏当即对褚遂良道:“通知政事堂五位相国到朕御书房来!”
天子要和相国御史,施孝真知趣地施礼告退,萧夏吩咐他道:“在外面稍坐,可能会有安排!”
不多时,五名相国匆匆赶来,萧夏请他们到参谋房就坐,参谋房内有各种地图,萧夏命令侍从挂上了巴蜀地图和陇右地图。
“你们先看看这份报告!”
萧夏将陈振海写来的报告交给相国们传阅。
众人很快看完报告,都面面相觑,一直默默无闻的吐蕃居然冒头了。
萧夏缓缓对众人道:“朕前几天接见了陇右道观察使吴廉,当初他出任河源郡总管,后来取消总管后他改任刺史,他在陇右做了十年,对陇右的变化理解深刻,他告诉朕,在大业十年前他从未见过吐蕃人,但大业十年后,吐蕃人开始多了起来,主要商人比较多。
另外,他还告诉朕,西海和祁连山之间,以前有很多高原冻土带,但大业十年后,冻土带渐渐消失了,现在都变成了草原,河源郡也是,十月开始下雪,一直到第二年四月才完全融雪,而最近这两年,河源郡十一月才开始下雪,但第二年三月就融雪了,所以现在河源郡可以大面积种植小麦了。
朕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气候开始变温暖了,以前冰雪封路,吐蕃出不来,现在吐蕃高原大面积融雪,他们也能种植小麦了,但他们需要铁农具,所以才千方百计从我们农民手中购买。
甚至他们需要制作兵器,便打着购买铁农具的幌子。
但朕担心不是吐蕃想买生铁这么简单,而是吐蕃已经有了走出高原的意识。”
“陛下担心吐蕃会入侵大隋?”
萧夏摇摇头,“不是担心,吐蕃必然会入侵河源郡和西海郡,更重要是,吐蕃不受我们控制,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他们或许有一天忽然杀来,屠杀我们的百姓,抢夺我们财物,然后就返回高原,我们拿它无计可施,这样就等于我们会有一个出血口,不断流血,会严重损害大隋的肌体。”
萧夏没法解释他所知道的历史,他沉吟一下又道:“我们汉人王朝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道德来束缚,总是认为我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我,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们是大国心态,但小国不是这样,小国从来是畏威不畏德,他们畏惧村里的恶霸,有一天恶霸稍微对他们好一点点,他们就会感激涕零。
所以对付小国,朕从来都是拳头硬,先立威,再略施恩德,他们就会彻底臣服,吐蕃也是一样。”
“陛下可有应对吐蕃的方案?”
萧夏缓缓道:“现在我们需要先了解吐蕃的现状,朕考虑派使者前往吐蕃,和吐蕃讨论建立边境互市,朕手中没有合适人选,各位有没有可以推荐的人选?”
裴矩道:“微臣推荐西平郡刺史乞伏慧为使者,他曾经去过吐蕃,能适应高原的长途跋涉。”
“我们和吐蕃有过接触?”萧夏眉头一皱。
裴矩摇摇头道:“启禀陛下,乞伏慧是去苏毗国,途经吐蕃,当时,苏毗国已面临被吐蕃吞并的危险,特来向大隋求援,当时也无法救它们,便同意它们向北迁徙,后来就有了北苏毗。”
萧夏沉吟一下道:“现在是九月份,出使吐蕃有点晚了,宣乞伏慧进京,朕和他谈一谈,另外,朕准备加强对边疆地区战略物资的管控,巴蜀各地以后购买农具需以旧换新,要堵住百姓随意购买生铁的漏洞。”
停一下萧夏又道:“传旨给巴蜀和陇右各地官府,严禁吐蕃商人入境大隋。”